待我长发及腰 剪下换你微笑 ——记上海外国语大学青丝行动社团 2017年12月13日  郜阳

  郜阳 本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世界卫生组织说,中国每年新增307万例癌症患者。许多癌症患者不仅要忍受化疗带来的痛苦,还要被迫面对头发脱落的事实。然而,一顶制作优良的假发价格不菲,长期以来,他们恢复美丽的需求和权利却被忽视。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一群富有爱心的大学生关注到了这一点,“青丝行动”应运而生。

  创立:圆你青丝梦

  “青丝行动致力于建立一个帮助癌症患者的公益平台。活动的主要流程包括头发募集、假发制作和假发捐赠。具体来说,青丝负责收集全国乃至国际捐发者的发束,交给专业制发商制作成假发,最后经过医院集体或个人申请,捐赠给因癌症等重症化疗而脱发的患者。”青丝行动现任社长崔文佳贺介绍。

  青丝行动创建于2014年8月,次年9月正式成立社团。2016年1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社区公益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青丝行动发起人之一韦彦尔在国外上大学期间,了解到有一种给癌症患者捐发的公益组织;回国后发现国内这一方面存在空白,便与几位好友一起成立了青丝行动公益组织。

  “从社团成立至11月底,我们共收到捐发6655束,经过专业制发商现已做成假发185顶,捐出112顶。”崔文佳贺说起和青丝行动有关的数据,如数家珍,“每做成一顶假发,需要10束真发。假发制作需要一定时间,我们也缺少固定存放假发的场所,这也是捐赠数和成品相差较大的原因。”

  现在,文汇路上的Hana咖啡店每天都会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公益捐发和爱心卡片,也时不时会有上外人将自己刚刚剪下的头发送到这里。一张张便条纸上写着捐发者的纯朴而又美好的祝福:“我想把头发捐给那些因化疗而掉发的人,让他们重新‘长’出头发。”

  “简单来说,我们对于捐发的要求是无烫染、大于等于30厘米、清洁干燥。”崔文佳贺说。

  行动:青丝在路上

  青丝行动的志愿者们骄傲地称自己为“青丝儿”,这些青丝儿就像一根根线,将青丝行动所涉及的各方串联起来。“一边是充满着公益热情的捐发者,这些捐发者也是我们面对的最庞大的群体,每天回复微信、微博的问询,寄发捐发证书,挑选适宜制成假发的发束;一边是帮助制作假发的发制品爱心企业。我们每一两个月就会将合格发束运送给发制品爱心企业,帮助癌症患者制作假发。”崔文佳贺说。还有接受捐助的合作医院或是患者个人,青丝儿会接力将制作完成的假发送到癌症患者手中,让他们重新拥有秀丽长发。

  “希望有这么一天,当大家想起‘青丝行动’的时候,闪现的第一印象不是‘捐头发’的,而是‘捐假发’的。‘捐头发’让人感觉更多是捐发者把头发捐给我们,而‘捐假发’更多意味着我们把假发捐给患者吧。”这是青丝行动现任社长崔文佳贺对青丝的愿景。她相信每个人内心都会有这样一个小小的角落,储藏热忱的、纯净的、不与人道说的心愿。对于青丝团队而言,那份心愿就是:用自己的力量给他人的生活带来一点小小的改变。

  公益:最美剪刀手

  青丝行动送出的第一顶假发赠予了一位患癌症的阿姨。化疗与疾病不仅夺走了她的健康,也夺走了她的一头秀丽长发。爱美是每个女人的天性,但在支付大量医疗费用后,动辄数千元的假发对于普通家庭而言已是一笔巨款。而且,非真人头发制作的假发会刺激患者敏感脆弱的头皮。当青丝儿带着假发前去探望阿姨时,阿姨戴上假发在镜子前满足地笑了。这一幕让青丝儿深刻体会到了自己肩负的重任。“虽然阿姨还是离开了人世,但是能让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美丽的形象永存在爱她的人的心中,我们还是有一丝欣慰。”

  70岁的癌症患者陈阿姨收到青丝儿送来的假发后欣慰地表示:“我是小区里楼组长,之前都不敢顶着光头去参加社区活动,现在可以自信一点了。”这似乎也印证了一位捐发者的话:“头发于我只是装饰,于需要的人却是尊严。”

  “如果身体的某一个部分,可以在这个世界的某一个地方的某一个人身上,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多了一种爱的链接方式,这难道不是一种幸运和美好吗?”一位捐发者这样说道。

  “感谢你们用如瀑青丝,织就她们微笑的美丽。感谢热爱生命的你们,让她们感受到希望与勇气。”这是青丝儿对所有捐发者想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