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漫漫长夜对远方知己的无限思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中秋佳节独赏月时的深深感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夜半时分对故乡旧人的真切眷恋。每当夜深人静,晚风习习,抬头总能望见时圆时缺的月亮,正如总能想起心中忽明忽暗的故乡。
记忆犹新的,是孩提时代的弯月。夜幕降临,万籁俱静,望见满天繁星和动人弯月。那时的我,用稚嫩的眼神看向月亮,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荡秋千,一定很得意。面对月亮时,行为和感想因人而异。在不大的村庄里,有人会哼着《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欢快而归;有人会迎着月光,在树荫草丛间散步思索;有人会懒坐在庭前院落边,享受难得的时光。然而月亮也是调皮的,时而明亮地挂在天边,露出明媚笑脸;时而藏于层层乌云之间,久久不肯跨出。那时我会静静等待她拉开羞涩的面纱,不论斗转星移,它总会在那里,只要一抬头,便可望见。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多爱圆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学时代的我,面对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孤独迷茫时,那明亮的圆月照亮了前行的路。月光下,最难忘的莫过于和好友畅谈人生。它见证了感动的瞬间与美好的友谊。然而,有聚亦有散,月亮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和坚强。当亲朋好友离去,欢声笑语不再,我品味到孤独的意义与思考的乐趣。“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处时,它让我学会李白般豁达的胸襟和情怀。
春天的圆月是迷人而妩媚的,它默默洒下金纱,仿佛可以听见沉睡的种子与封冻的小溪被唤醒的声音。盛夏的圆月是明朗的,幽幽光亮毫不吝啬地为河畔的莲花增添动人韵律。秋天时,金黄色的稻田在月光下酣睡,丰收的旋律在悦动。到了冬天,圆月为银装素裹的世界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四季更替,月亮总会以独特的方式带来惊喜与感动。
然而,新月也给人带来无限的希冀与憧憬。毕业后,只有春节才回到故乡,怀着就业的烦闷与生活的失意,一抬头,那镰刀般的初月映入眼帘。是的,春去秋来,我的人生踏上了新的征程。走出考研失利的落寞,我决心再战一年,生活的小舟坚定地驶向那遥远的彼岸。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同样,残缺的月亮不是无情之物,它在用坚持和等待守望即将到来的圆满。所以新月也是极可爱动人的。“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等到下一个春天到来,你在丛中笑时,抬望眼,那早已不是一弯残月,而是玉盘照亮心扉。不论世事变迁,只要我回到故乡,它总会传递给我生活的勇气和向前的信心。
故乡之月,像一首诗,抑扬顿挫;像一部曲,行云流水;像一幅画,忽明忽暗。然而在游子心中,它从始至终都挂在天边,明亮、皎洁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