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训“百善孝为先”,时常挂在人们嘴边,蕴含着人世间最伟大的爱。
小时候,躺在妈妈怀里,吸吮甘甜的乳汁,咿呀学语,是童年最美好的回忆。再大些,学习成了主要任务,艰辛求学过程中,父母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也许,你的人生道路,因为有朋友的陪伴而快乐,因追梦而精彩,因独行而悲伤……但不可否认的是,你的人生道路,会因为有父母的爱而温馨。
我出生于教师世家,从小受到传统儒家教育,待人接物要有礼貌,遇到长辈一定要问好,到别人家要注意礼节……这些条条框框一直鞭策着我,让我在童年的跑道上,始终战战兢兢,不敢越轨半步。我成了别人家口中懂事的乖孩子,然而有些事并不是我想做的,当听到父母夸奖我是乖孩子时,嘴上虽然不说什么,心里却已有千万个不乐意了。
随着年龄增长,内心渐渐不愿再忍受束缚,想像一只小鸟振翅高飞。到高中,因为学业负担加重,整日生活压抑,我们只能苦中作乐,叛逆写在许多同龄人的脸上。我开始和班主任争吵,会和校规唱反调,怨声载道,不再是那个乖乖男了。我也会在周末时戴上耳机,戴着帽子,和一帮人在街上瞎逛,自认为很像热血高校……
这些,父母都看在眼里,但奇怪的是,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教我了。只要我不做太出格的事,他们更多时候选择沉默,就这么静静看着。
我很奇怪,但是也没说什么。就这样到了大学,父母对我是完全放开了,每当我有什么想法,和他们沟通时,都是一拍即合,得到的回应通常是:“行,去做吧”“想做就去,只要安全”。
直到有一次和父母谈心,他们才慢慢说出其中的道理。小的时候,我就是一条弱不禁风的小帆船,随时可能会被风暴吹垮,所以,他们严格地规定,管教我,让我这条船的骨架更结实,帆更大。虽然我后面变得有些叛逆,但他们知道我的价值观已经养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早已不需要他们再叮嘱了。所以,他们就像大海上的海鸥,在后面紧紧跟着我这条船,却什么也不说。
那次谈心之后,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陷入了深思。虽然高中后我变得特别叛逆,但说到底也并没有做出出格的事,现在看来,就是一群傻孩子的小打小闹。我开始理解父母的用心,开始为以前对他们发的脾气而自责。
因为年龄代沟,我们与父母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摩擦,年少的我们常常误读父母的爱。当父母的爱以一种我们无法接受的方式盛开的时候,就似一朵带刺的玫瑰,我们因为扎手而远离,却忽视了那娇艳的美。其实只需用心去感受,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便会扑鼻而来。
我开始改变,变得不再一接到父母电话就显得不耐烦,开始主动问候父母,劝他们周末出去旅游散心,让他们多买些吃的喝的,别把钱都省给我用。
曾经的我,受得了别人的冷言冷语,却受不了父母的细心教诲;现在的我,受得了父母的细心教诲,却受不了别人的冷言冷语。不是我长大了,只是我懂了,世间唯父母的爱,是最踏实、最温情的。上次他们来上海看我,陪他们逛了豫园,看了东方明珠,在离别的地铁站,看着他们,突然想起多年前学过的那篇朱自清的《背影》,那不辞辛苦穿过铁道给儿子买橘子的父亲……当时读来没有什么感觉,可如今看到父母的背影,触景生情。我的眼泪,等到他们走后,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