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湖的冰面游戏、茫茫白雪中的雪地冰屋、东极鱼市里比孙杨还高的鱼、生机盎然的文化体验馆、三大世界珍品之一的大马哈鱼鱼子酱……这些,只是华夏“东极”抚远的冰山一角。
黑龙江省抚远市地处中国陆地最东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地,素有“东方第一县”的美称,隔江相望便是俄罗斯远东第一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它位于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带之一,境内有世界唯一的内陆“两国一岛”黑瞎子岛和中国最大的湿地“三江湿地”,此外还有“中国鲟鳇鱼之乡”“大马哈鱼之乡”“淡水渔都”之称。
顺势而为 旅游是最大产业
2008年10月14日,中俄两国在黑瞎子岛举行界碑揭牌仪式,中俄长达4300公里的边界全线得以勘定,半个黑瞎子岛回归中国,更多人借此认识了抚远这座城市。
2014年初,抚远将旅游业置于五大产业之首,旅游基础建设和服务体系、旅游景点都得到了进一步完善。5月26日,抚远机场开通,拉近了与祖国各地的距离,吸引更多游客。
2015年7月,抚远市边民互市贸易区成立,引进丰富多样的俄罗斯商品。
2016年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黑瞎子岛,对抚远发展的生态旅游作出重大指示,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旅游。
“这两年抚远的知名度慢慢外传,游客明显多了。”当地“一路向东”青年旅社的老板王跃飞感慨道,“2016年,旅行社就涨到了30多家。”
独树一帜 民族特色渔家乐
“我们是中国东极,是最早迎接太阳的地方。”抚远市旅游局副局长高增宏自豪地说,“抚远旅游有四张名片:东极日出、两国一岛、两江双城和淡水渔都,在抚远发展旅游业,有非常好的机遇。”
抚远的鱼远近闻名,不少游客慕名而来,哪怕不买,也想欣赏一条条大鱼竖插在冰桶里售卖的别样景象。
笔者上网搜索到一家自称东极鱼市“诚信鱼行”的网店,前去采访,不料到了鱼市后才发现,店主从未做过电子商务。网店只是冒用这家店的名称和照片蹭人气。老板娘笑着说:“算了,许是因为我们这儿名气大。”
近年来,当地开发了旅游加渔业的体验游。2015年冬捕时,一日就捕捞近30000斤鱼,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赫哲族自古以打鱼为生,别的啥也不会干。”年过半百的赫哲族渔民陈海亭回忆,“以前鱼资源特别丰富,开江后水不深,鱼一群一群的,拿起鱼叉,找准位置,一叉一个准。”
渔业转型后,村民们纷纷开起渔家乐,并结合赫哲族风情和歌舞特色。“可以与赫哲族人一起下乡捕鱼、野外垂钓。”高增宏介绍,“欣赏赫哲族的鱼皮衣,体验赫哲族的吃鱼特色。”
发挥优势 异域风情跨境游
“从抚远到哈巴坐船只需要1小时。”高增宏笑着说。
抚远和俄罗斯第四大城市哈巴罗夫斯克直线距离仅20公里,水运65公里,与其他对俄口岸相比,优势无可比拟。出境签证手续也相对方便,属于落地签,游客只要带护照来就可以办。游客出境到哈巴后,还可以中转到萨哈林、勘察加、贝加尔湖等地游玩。
“参观俄罗斯的博物馆,看当地教堂建筑,嚼俄罗斯大串,再喝一瓶俄罗斯啤酒……来抚远,大家都喜欢顺道去体验一把俄罗斯风情。”旭日旅行社社长徐海洋说。
除此之外,抚远和哈巴还互为开放口岸的友好城市,贸易往来十分密切。2015年互市贸易中心成立后,上万种俄罗斯产品涌入抚远的互市贸易中心。即使不出境,也能吃到正宗的俄罗斯美食。
乘势而上 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6年11月21日,抚远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如何吸引国内及俄罗斯更多游客来抚远,是未来抚远对外旅游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高增宏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全力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积极争取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逐步解除发展瓶颈。”
2016年,当地政府大力投入公路维修。“以前门口都是土路,一路颠得直想吐。”旅社老板王跃飞说。如今,从黑瞎子岛到东极广场,都是平坦宽敞的柏油路,城市风貌大大提升。
“抚远旅游正处在最佳发展时机,今后几年一定会有质的飞越。”高增宏说,“我们要用两年时间把抚远打造成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城市!”
面向俄罗斯的跨界游和商业瓶颈也有了新突破。过去夏季客船常受天气制约,俄方船检耗时也较长,到了冬季,航班因成本高而减少次数,使得交通很不便捷。在两国的共同推进下,2016年4月4日,俄外交部昭会中国外交部同意开放黑瞎子岛陆路客运口岸,并允许开通8座以下小汽车跨境自驾游绿色通道。
“将来等黑瞎子岛口岸开通以后,就可以走陆路去俄罗斯了。”高增宏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