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 东方IC
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三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的决定。按照新规,上海的室内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内都将全面禁止吸烟。新规自本月1日起实施。
从一个国家城市的试点推行,到未来的或将全面覆盖,目前,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拥有3亿烟民的中国,“控烟”之路还有多远要走?作为培养人才的高校校园,又是否混杂着尼古丁的气息?
许多人进大学吸第一口烟
“我在进了大学之后开始接触烟草的。”在采访时,不少大学生烟民都说出了这样的“标准答案”。沪上一高校大四学生孙阳的寝室有四个人,有三个人都是“烟民”,且都有一两年的吸烟史。“刚刚进大学时只有一个人抽,可后来随着男生们聚会、吃年夜饭等等,有时候不接别人递过来的烟会显得不入群,不够兄弟,再加上好奇,自己也就开始抽烟了。”孙阳说。该寝室唯一不吸烟的男生李杰则表示,自己不吸烟,但也不反对室友吸烟,这毕竟是个人喜好。“有时寝室烟味浓了,我咳嗽两下,室友也会主动开窗通风。”李杰说,“我不想因为吸烟和室友闹矛盾。”
像孙阳这样在进入象牙塔之后点燃“首烟”的大学生还有很多,吸烟的程度也各不相同。有人将吸烟作为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考试挂科需要补考、实习面试没有通过、失恋、被老师批评等情况下就来上一支烟;有的人则是在社交场合“推不开”,学生会开会部长递过来的烟不能不接、社团活动时认识新朋友也会抽根烟;更有学生是老资格的“烟民”,打游戏时嘴里经常叼着一根烟,还有将抽完的烟盒摆在宿舍阳台,“我室友抽过的烟从红双喜到中华,排了一排,后来塞满了一个鞋盒呢。”孙阳告诉笔者。在一项涉及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建桥学院等二十余所高校在内的136名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90.44%的学生身边存在同学或学校教职员工吸烟的现象,一名接受采访的刘姓大学生直言不讳:“我们学校图书馆旁边烟味很浓,我也经常看到食堂工作人员在午后蹲在校园里吸烟。”而沪上某高校负责教学楼洗手间清洁的阿姨也表示,经常从男厕所中扫出不少烟头。
只有两成会“主动劝阻吸烟”
在沪上某高校宿舍区内的超市摆放在最显眼的收银台、付款处,而且品种也十分丰富,价格从每包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在沪上另一所高校的教育超市内,笔者看到售卖烟草的柜台就摆放在进门处,一名大学生正在购买标价10元的白沙烟。收银员介绍,前来买烟的既有学生,也有教职工,还有一些到学校来办事的校外人员。她表示,大学生的烟草消费水平不是太高,一般都会选择每包几元钱至十余元的烟草。
在调查中,72.06%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高校校园内的超市有烟草出售。对于自己所在高校是否有禁烟标识,只有41.91%的学生选择了“有”,另有34.56%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关注。另外,只有11.76%的学生选择了会主动劝阻身边吸烟的同学或老师,上海体育学院新闻系刘禹成的回答就极具代表性,他觉得,是否吸烟是别人自己的选择,在烟味很大的情况下,自己会做出扇风或咳嗽来表达不满。同济大学大二的赵子谦表示,如果在地铁等不透风的公共场所遇到,自己会进行劝阻,但如果是一些私人场合,自己会选择避开而不加以干涉。
在采访中,绝大部分同学都表示通过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媒介了解了新颁布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对控烟令能否在高校得到落实,不少同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来自松江大学城某高校大三的张鹏表示,要在高校落实《条例》,恐怕不是条例中描述得那么简单。“按照理解,有天花板的地方都不能抽烟,但有时身边同学抽烟只要不妨碍自己,也不会自讨没趣去劝阻。”
在调查中,31.62%的学生表示,自己所在高校对禁烟新规进行了宣传,另有41.18%的学生表示没有关注。也有同学表示,有人烟瘾比较大,一点都不让他碰似乎“有些残忍”。“我个人觉得新的《条例》作用是更多是劝诫,但常言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可能你劝阻他,他当面接受可等你离开他换个地方又会抽。”更有同学表示,“法不责众”充分体现在校园控烟方面。“在大学抽烟的人太多了,没法管,说不定执法者也有可能是在办公室抽完烟出来巡视的呢!”
去年5月31日是第29个世界无烟日,沪上也有高校就禁烟进行了宣传,但效果并不理想。“只有数十人参与了我们的禁烟调查,反响一般。”该校校园媒体负责的同学告诉记者。
长期从事校园控烟工作的北京大学医学部控烟工作办公室副主任丁磊曾表示,目前很多大学尚未出台惩罚校园吸烟者的法律或文件,而学校是否具有惩罚权同样存在争议,所以罚款、处分等很多措施不能投入使用。“并且,好的无烟环境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进行监督管理,但现实情况难以满足控烟工作的要求。有的学校面积大、建筑多,而从事控烟工作的人员相对较少,无法对校园建筑进行彻底检查监督。”
沪政协委员呼吁全面禁烟
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李照国委员认为,《条例》目前规定的室外禁烟区域中,学校只包括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只包括妇幼保健院(所)和儿童医院,在他看来,大学校园也应纳入室内外全面禁烟范围。据了解,李照国委员曾于2013年和2014年两度提出《加强学校管理,建立无烟校园》的提案,呼吁在校内全面禁烟。
李照国委员说,在他任职的学校,经常出现留学生聚集“吞云吐雾”的场面。作为一直研习中国文化的中医药学博士,李照国委员深知二手烟的危害,曾多次当面阻拦,并依据教育部2014年《关于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禁烟有关事项的通知》等条例要求留学生停止吸烟,却被拒绝。因此,在今年两会期间,李照国委员再次呼吁禁烟范围扩大到高校校园,以法规的强制力来实现。无独有偶,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伟提交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提高烟草税和烟草价格》的提案。他建议,要设置卷烟的最低价格标准,每包不低于10元,用价格杠杆限烟禁烟,尤其要控制青少年吸烟率。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马进曾经也表示,烟草的易得属性同样难辞其咎。“烟草的价格过于便宜使得多数学生都买得起烟草,遍布大学校园周围的零售店铺为学生们购买烟草创造了便利途径,其背后则透露出国家对烟草把控力度的缺失。”而沪上某高校辅导员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美国纽约就把允许购买烟草的年龄由18岁上调至21岁,值得借鉴。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孙阳、李杰、张鹏均为化名)
相关链接
沪高校控烟志愿者在行动
在今年2月13日,沪上知名女子偶像团体SNH48成员严佼君现身上海环球港购物中心中,立即吸引了商场中大批顾客的关注。熟悉的旋律下,她用歌声唱出的了对无烟生活的向往,而和她对唱的男生名叫李永月,是一名优秀的上海大学生控烟志愿者,长期参与控烟活动,义务宣传吸烟和二手烟危害的知识。来自上海音乐学院的周可人也现身现场,与严佼君一起演绎了被冠以控烟主题重新诠释的《月亮代表我的心》等脍炙人口的情歌歌曲,两人的对唱旋律优美、歌词诙谐,引起现场观众的阵阵喝彩。
随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上海市政协委员迟立明突然在人群中唱响为修订后的《上海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施行创作的主题曲《祈愿》,将整个活动引向高潮,而此时环球港双子塔楼的灯光也打出了“爱上海,共无烟,I无烟上海”的字样。
2月14日情人节,在杨浦、虹口、黄浦、普陀、静安、徐汇等上海市区的各个婚姻登记处,来自上海高校的大学生控烟志愿者两两一组,将为现场登记结婚的情侣送上玫瑰花等小礼品,倡导他们支持新版控烟条例的规定。同时,志愿者还会邀请这些情侣在镜头前表达对于控烟的看法,并为他们拍下相片和视频,作为幸福时刻的记录。复旦大学健康传播研究所所长傅华也在一旁积极为情侣讲解,普及烟草危害与控烟必要性。“向公众广泛的动员和深度的传播,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是控烟条例得以有效施行的关键。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能得到新人们的支持就十分有意义。因为控烟,与每一个人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