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学城/域外风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学四个月有多大意义?
颜晓卿
■ 历史悠久的约克
■ 爱丁堡
■ 英国湖区
■ 利兹大学图书馆
  颜晓卿 (华东政法大学) 文/图

  大三上学期,我去英国利兹大学交流学习四个月,身为选择恐惧症患者,我为这个决定纠结了一个月——有点害怕改变,怕出国带来的变化是负面的。

  我希望出国的回报能与付出的努力与金钱成正比,不想在留学途中任性地“买买买”。抱有多大希望,就有多大纠结——我希望变得强大,让未来更清晰,让这四个月变得有意义。当朋友听着我“唐僧式”的分析出国优劣时,当即翻个白眼说:“能不能说走就走?”

  最近几天有许多学弟学妹问我,就交流一个学期,刚刚适应环境就回来了,真的有意义和必要么?这也是我出发前的纠结点,现在回想起来,选择出国非常正确,这段充实的经历给了我太多。让我见证了英国人学习和生活的真实一面;学会了从一些新的角度看待问题,待人处事的态度更加积极;结交了一群新朋友,也让自己更加独立,承受异国他乡的孤独;走过了9座风格迥异的城市,看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留学是全新的战斗

  前段时间BBC拍了一些纪录片,比较中国、韩国、英国的教育方式,我常听到有人说,英国的学生不怎么热爱学习,更喜欢把精力投放到别处。经历了十来年激烈的学习竞争后,我期盼着能喘一口气,殊不知从一个坑跳进了另一个坑。在英国学习一段时间后才感受到,全世界都一样,努力学习的人是不分国籍的。英国人学习的那份拼劲儿,挺可怕的。

  但我确实很喜欢在英国感受到的学习氛围与态度。对学术,英国人态度严谨、交流自由,平衡得十分恰当。他们注重“论据”,每个大学都培养学生自发去寻找。以利兹大学为例,设有4-5个图书馆,藏书非常丰富,网络图书馆的搜索功能也很强大,如果不想借太多纸质书回家,或者不想去图书馆,许多书都有电子版可供下载。除了假期,学校特定的几个图书馆会从早上8点开放到晚上24点。英国许多大学都非常注重图书馆的建设,当地许多知名大学的图书馆常常是热门的旅游景点。

  在英国常要写小论文,打分重点是有没有清晰可探讨的论点,以及深入挖掘论点的论据。为了证明这些论据不是胡编乱造,你需要将每一句不属于自己的思想记录下来,汇聚成参考书目。即使不是摘录原文,而是转述,这个观点依然不属于你。一篇2500字的小论文,参考书目需要在25-40个,才能让文章有理有据。所以需要阅读大量书籍和文献来立论。

  交流学习四个月,说实话很累,特别是期末,简直生无可恋。虽说课程不多,但每节课都有大量阅读材料,刚读完一篇,又有两篇排队等着,如果不读,上课就听不懂,更何况我的母语还不是英语。另外,课上有一半时间给师生交流想法,如果全程沉默,会很尴尬。

  英国的大学倡导言论自由,比如,我在英国的第一节课上,就有两个学生因为老师的一个论点辩论起来。自己的想法被挑战,老师毫不难堪,其他同学也习以为常,当时正在努力抄笔记的我,看得目瞪口呆。

  课堂上畅所欲言,是我在英国学到最重要的东西,也正是自己最缺失的。在国内,很少有学生在课堂中勇敢表达观点,更少有人和全班唱反调,坚持表达不同意见。英国的课堂环境激励我努力表现,不再唯唯诺诺地从众。从讲话疙疙瘩瘩心跳加速,到云淡风轻正常交流,这种改变令我满足。

  留学是思想的融合

  以前在国内,不愿开口说英语,可到了英国,只能把脸皮扔到九霄云外。久而久之,便觉得英语不再是一门用来考试的学科,而是一种交流工具。在大学校园,世界各国的学生会发生思想融合的化学效应。我学的是传媒,平日更需要大量交流、碰撞思想。只要有主见、不盲从、明确表达观点,就能受到尊重。

  在这里生活久了,会发现当地人日常聊天最多的话题是政治新闻、旅游分享、生活琐事和晚上去哪喝一杯。说实话,他们太爱聊政治了。我曾和一个英国人聊天,她向我传输了近两个小时的政治思想,然后表示歉意,承诺下次聊天不再谈政治,可下一次聊天她依然克制不住自己。

  在美国选举投票日前一天晚上,学校的酒吧里面座无虚席,大家喝着酒看了一夜的选举。在特朗普当选之后两天,我的荷兰朋友加入了反抗游行大军,他们在图书馆竖了很多牌子,发着反对特朗普的传单,游行队伍里有很多英国人。我和一个英国朋友打趣说,特朗普当选,你们那么激动,可英国脱欧,你们为什么却没那么大反应?后者才比较影响你们的生活啊。来之前觉得英国人比较冷漠,在这儿生活之后,我才发现,英国人其实挺爱管闲事的。

  留学是孤独的升华

  有人说:“留学最明显的感觉是,自己活得更清楚了,也更孤独。”这同样是我的感觉。孤独很难熬,带来精神上的折磨。我是群居动物,并不适应孤独,没有好友和家人的陪伴,非常难熬。在这里,孤独好似渗入了生活,压力无处不在,可这也是一份留学路上的证明,让我有更多时间和自己相处,看淡以往非常重视的东西。

  曾听到很多人自嘲,说中国人很喜欢抱团,不爱和老外沟通,其实不然。和老外交朋友很简单,但成为知心朋友很难,因为文化差异。见面聊了几句,如果互相看着顺眼,你们便能彼此贴上“朋友”的标签,互加网络好友,可能之后会再相约吃顿饭或喝杯咖啡,但很难真正交心。

  我问一个英国朋友,为什么你网上有2000多个好友,他淡定一笑,说加好友很简单,可仍然常常在晚上找不到人说心事。所以习惯晚上去酒吧喝酒跳舞,喝醉了哭着发两句牢骚,第二天继续生活。人人都有孤独的地方,不必自我看轻。

  回国后,能明显感受到这份孤独改变了我,不仅让我从只会做番茄炒蛋到从“新东方烹饪学校”毕业,从喜欢群体活动到愿意享受更多独处时间,也让我放下了以前经常纠结的事。看来,出国容易催老心态是真的,不过,我还挺喜欢这一份成熟。

  在英国的最后一个月,我陆续游走了9个城市,感受各个城市的不同之处——魅力四射、快节奏生活的伦敦,结合古典与现代、安静祥和、充满文学气息的爱丁堡,艺术气息浓郁的格拉斯哥,热力四射的足球之城曼彻斯特,宁静悠闲、拥有碧海蓝天的温德米尔小镇,充满历史色彩的约克……

  在英国四个月,我见证着叶子从绿变黄,再到雪花挂上树梢。留学生活让我知道了生活的更多可能性;也让书本和电视中的内容真实地呈现在眼前;让我更真切地理解到,英国人有着自己的优点,但缺点也不少,辩证地看待和学习是最有趣的地方;让我感受到了言论自由和学术严谨的魅力,让我感受到了思想融合和火花碰撞的力量;也让我感受到了孤独给人带来的成长,它没有彻底让我改头换面,但给我开了一扇门,让我想要继续走下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看天下/大学城
   第03版:大学城/第四维
   第04版:第四维/大学城
   第05版:大学城/达人秀
   第06版:大咖秀/大学城
   第07版:大学城/域外风
   第08版:体坛汇/大学城
   第09版:大学城/公益星
   第10版:职前事/大学城
   第11版:大学城/追剧迷
   第12版:穷游经/大学城
   第13版:大学城/美食家
   第14版:未名园/大学城
   第15版:大学城/新民汇
   第16版:多棱镜/大学城
留学四个月有多大意义?
大学生版大学城/域外风07留学四个月有多大意义? 2017-04-19 2 2017年04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