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我想回来,和兄弟们并肩作战”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1月07日        版次:A08    作者:刘闻超

     •汪佳捷一家四口

     •汪佳捷带着儿子去野生动物园做公益

     •2015年马竞亚洲行,上海上港0比3马德里竞技

     •2017年亚冠1/4决赛次回合,上海上港点球淘汰广州恒大

     •2018年中甲保级关键战,上海申鑫2比0新疆雪豹,汪佳捷打进关键一球

    

  去年年初,汪佳捷独自踏上飞往西班牙的航班,与正在那里冬训的申鑫队会合,如今再和记者坐到一起,已经到了结束一年租期的时候。他的大儿子Mint已经3岁了,终于有了假期,汪佳捷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接送儿子上幼儿园,以及“陪玩”。有人说,如果当初留在上港,或许一个多月前的欢庆队伍中,也能看到他的身影,然而不劳而获从来不是汪佳捷的性格,冠军也好,未来也罢,他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双脚去争取。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刘闻超

  如果将时钟倒拨,再让汪佳捷选择一次,是留队还是租借离开,他的决定或许依然不会改变。连续两个赛季,这名1988年出生的球员,都没能在球队中起到自己预想中的作用,这使他不得不怀疑自己是否依然具备足够的能力。带着一些自我怀疑与重新找回自己的欲望,他前往中甲上海申鑫队报到,最终的成绩单是首发13场,和队友们一起赢下了其中的8场,而申鑫整个赛季总赢球数为11场,作为后场球员,他甚至还贡献了两粒进球。

  东方体育:一年很快,现在回头去看的话,当初为何选择租借离队?毕竟就当时的情况来看,留队同样也是一种选择。

  汪佳捷:实际上一开始的时候,没有去想太多之后的事情。之所以做了这个决定,也是有多方面因素的考虑。申鑫向我发出了邀请,而我在前一个赛季当中的出场时间比较少,在有限的出场中,我感觉自己的状态不在最佳,所以对自身内在的打击比较大,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水平。其次出于对相关政策的考虑,机会相对会少一些,这是很现实也很残酷的事实,但同时也很正常,大家都会优先考虑年轻球员。总的来说,一是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其次我感到自己留在队里的作用很有限,这种情况下,我认为自己需要换一个环境,努力将自己的状态提升起来,那样的话,再回到队里之后或许会有更大的帮助。

  东方体育:据我所知,当时也有一些选项,为什么选择了申鑫,同时又是中甲这样一个平台?

  汪佳捷:平台有所不同,但对我来说,没有想过要去其他中超球队,毕竟我不想和上港成为对手,而且那个时候正好申鑫也有邀请。另一方面,我觉得我们这批人当初也是从中甲一路踢到中超,那个时候为了中超也奋斗了几年,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中甲这个平台其实也很有挑战性,我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在那里找到更好的自己。

  东方体育:这一年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吗?

  汪佳捷:多少也会有。一开始上港在世纪公园训练,市区相对来说比较方便,当初考虑愿意去申鑫,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可以留在上海,如果是外省球队的话,可能无法经常在家。虽然金山有点远,但训练完还是可以回来,能看到孩子。当然,有时候这个路况也很让人头疼,来回三个小时,比一堂训练课还要久,导致人会比较疲劳,后来赛季初就生病了,我觉得可能这也和身体比较疲劳有关,后来就请了个司机帮我开车,这样也能保证训练质量。

  东方体育:赛季初的那场病让你错过了开头几场比赛,到底是怎么回事?

  汪佳捷:现在想想也挺傻的(笑)。鼻子里面发了一个痘,其实那里是危险三角区(由口角两侧至鼻根区的三角区),是不能去动的,我偏偏用手指去把它给挤破了,很痛,没多久就细菌感染了,导致脸部也肿了起来,一般来说这样的感染到后期容易往脑部转移,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脑膜炎,而我当时是往肺部走了,就成了肺炎,这一病就养了很久,而且恰恰发生在赛季开始前一周,我等于什么都没干就休息了一个多月。

  东方体育:医生建议你休息多久?

  汪佳捷:医生建议我多休息一阵子,因为从CT片子来看,一直有症状,医生告诫我不能剧烈运动。不过到后期,休息时间实在太久了,我多少有些憋不住,毕竟我租借过来就是想要多比赛去提升状态,况且当时申鑫的成绩不是最好,我自己也比较着急,希望对球队有所贡献,那段时间(因病缺席)心里特别过意不去。所以出院后没多久,我就开始恢复训练了,一点点量加上去。

  东方体育:回到开始的那个问题,一年的租借之后,你觉得达到自己想要找回状态、找回自己的预期了吗?

  汪佳捷:我觉得是达到了。虽然给人感觉,中甲的平台比较低,可能对一名国内球员来说,所谓对抗程度不像中超那么猛烈,但事实是中甲削减了一个外援名额,在球场上更要依靠国内球员去决定比赛胜负,这就要求你去做更多的事情,这的确也是一种挑战。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一年找回了自信,而不再像之前那样,去怀疑自己还会不会踢球。

  东方体育:那么在一年的中甲征战过程中,你感受到了哪些不同?

  汪佳捷:申鑫的球员普遍比较年轻一些,虽然上港也有很多年轻球员,但他们大多都是参加了各年龄段的比赛,一级一级到了职业层面,而申鑫的许多年轻球员是直接进入到职业舞台,这当中还是有所区别。在队中你会希望自己多做一点,再多做一点,现在我在场上已经不是年轻球员了,我希望用呼喊和实际行动去对队友进行一些保护。我在申鑫时,向前的次数会更多,不像在上港,身边的队友在比赛能力和经验上都太强了,进攻端有奥斯卡、胡尔克,包括武磊他们,只要把自己后腰或者中后卫的本职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相对来说,在申鑫需要我们每个人都去多做一些。

  ——而立之年的汪佳捷恋“家”依旧

  留队就要帮得上忙,只对上港队有归属感

  东方体育:上港队今年拿了冠军,平时也会关注队友们比赛吧?

  汪佳捷:那是肯定的。除非上港的比赛和我们比赛是同一个时间点,否则我都会看,在机场时我也会用手机网络看。对我来说,从2010年回到东亚开始(此前汪佳捷、朱峥嵘由于1988年出生,处于全运会年龄段外,因此租借离开一段时间),就一直在俱乐部里了,对这支球队有很深的感情,我们大家是一起奋斗过来的,也许你在的时候感觉不那么强烈,但当你不在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就比如我租借到申鑫去,我当然也有很努力去融入到这个团队中,但一定要说归属感的话,肯定还得是上港才会有。

  东方体育:说说那些好兄弟吧,怎么评价他们的表现?

  汪佳捷:那肯定是都很好了,特别是专注联赛之后,我们不像前几年那样,会有一段时间比较低迷,其实今年上半年也有过一段时间成绩不是最好,包括后来足协杯、亚冠都出局了,我也很难过。不过反过来说,我觉得如果我们专注联赛的话,或许可以做得更好,事实证明最后我们拿到冠军了。今年很多比赛中,感觉大家的表现都比较稳定,包括我自己在看比赛时也是这种感觉,有时候看比赛的人会比踢比赛的人更紧张,但今年我没太多这种感觉,因为看到他们在处理球时非常从容,特别是今年,虽然有U23政策,但上港的几个年轻球员都能够在场上发挥作用,这点很重要。比如陈彬彬,今年就好几次助攻了,所以说在整体实力上,上港应该就是拿冠军的球队。

  东方体育:一个你,一个朱峥嵘,同样的年纪,也都租借在外,似乎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汪佳捷:我们都是1988年出生,可能这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年纪,因为没有资格参加全运会。小时候的比赛,要么以小打大,要么就是没有比赛。其实我们这批人,包括老蔡、吕文君,我们读书都是一届的,只不过就差了那么几个月。当初刚开始踢球时也没考虑这么多,喜欢踢就去了,谁会想到这么多呢。

  东方体育:这样的一个小细节是不是让你们错过了许多,包括现在很多当时的队友都一起拿了冠军……

  汪佳捷:其实2017赛季时,我们也只差一点,特别是当我们错过冠军后,我在看台上非常难过,一个是因为球队没有如愿,另一方面则是我觉得自己帮不上忙。所以2018赛季我就选择外租,我想,如果我留在队里却帮助不了球队,那不如换个环境,让自己变得更好一些再回来。去年他们能够拿到这个冠军,我很为他们感到开心,因为这支球队是我们一起辛辛苦苦一步步冲上来的,前一段时间贺惯结婚,很多队友和教练都去了,奚指导也和我说,希望我今年能够回到队里,大家都是崇明一起苦出来的,希望分享荣耀的时候我也能在。我们这批人,彼此之间感情非常深,从小在崇明的这段记忆,到现在也没有什么可以媲美,就算那个时候很苦,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很开心。

  “只要看到孩子,

  就没什么大不了的事”

  每 次放假,汪佳捷最大的“任务”就是“陪玩”。Mint(汪佳捷儿子)现在3岁了,已经会在电视机前看上港和申鑫的比赛,女儿才刚刚3个月,汪佳捷说,家庭给了他一种很稳定的感觉,这背后,离不开妻子吴晓燕的付出。好不容易让两口子坐到一起,当我们让吴晓燕给老公打个分时,她说:“99分吧,剩下的1分怕他骄傲。”

  东方体育:时间很快,进入1月,对于下个赛季,有什么样的计划?

  汪佳捷:我和申鑫的租借合同已经结束了,肯定是非常希望可以回到球队,并且留在球队(上港)。我知道我那帮兄弟拿到中超冠军很不容易,但其实我也知道他们会有更远大的目标,就是去拿更多的冠军、更高的冠军。我想回到这个团队中和他们一起并肩作战,其次就要看自己努力,以及主教练意思了(笑)。

  东方体育:我记得赛季初佩雷拉曾和你沟通过关于他对球队阵容的想法,通过几次接触,他带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汪佳捷:很有激情,在训练中总是呐喊,用激情去提醒每个队员,包括他对足球的热情感染每个人。联赛能够拿到冠军,教练团队肯定功不可没,这是上港的第一个冠军,希望如果可以的话,自己也能得到教练组的认可。

  东方体育:儿子3岁了,又有了女儿,做爸爸后,自身有没有什么变化?

  汪佳捷:我是一个家庭观念比较重的人。我结婚也比较早,家给我一种很稳定的感觉,有了孩子会觉得这个家更充实。不管是踢球还是做什么工作,都会遇到困难,但只要看看孩子,就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有了这种感觉,做什么事情都会全力以赴。当然,也亏得老婆照顾得好。

  看上港时,儿子会说:这是爸爸的球队

  闻声起舞,儿子有天赋

  说起来,汪佳捷算是昔日“东亚一期”那批人当中,最早结婚的球员之一,2012赛季球队刚完成冲超不久,他就和女友登记领证。转眼六年过去了,两人已经为人父、为人母,而汪佳捷的职业生涯,也来到了30岁这样一个黄金期。

  “老蔡、武磊、我,都已经两个孩子了,而且都是一男一女,吕文君是最早做爸爸的,两个儿子。现在我们在一起会聊一些小孩子的事情,因为观察孩子长大的过程会很有趣,原本很多事情我们自己不知道,现在都会交流一下。”汪佳捷说。他的儿子Mint现在3岁多了,已经渐渐能看懂一些足球比赛的画面,尤其是对于上港的那身红色队服印象特别深,每次家人看上港队比赛,小家伙都会说“爸爸、爸爸的球队”,“他会很兴奋,可能受我影响,他也挺喜欢踢球的,要不然他可能会比较喜欢跳舞,队里和幼儿园托班老师都叫他‘舞王’,我也没弄明白到底怎么回事,反正他一听到音乐就会扭起来,乐感也很好,而且还会带一些街舞的动作。”

  父亲眼中,自己的儿子总是最棒的那个,汪佳捷也不例外,妻子吴晓燕说:“有一次学校里老师让孩子们往一些小瓶子里装绿色的纸,准备制作一棵圣诞树,视频发过来后我第一眼都还没看到我儿子,他就在那边说,‘你看呀,Mint比别的小朋友装得都多。’反正他可欣赏他儿子了。”刚恋爱和结婚那会儿,因为汪佳捷更多时候要在基地训练和比赛,小两口一个星期的见面次数并不算多,现在有了孩子,操心的事情虽然越来越多,可对他们来说,一切却是那样幸福:“一家人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会觉得很有意思。”

  妻子眼中的汪佳捷——

  时而成熟,时而汪三岁

  有些时候,吴晓燕会觉得,自己像是养了两个儿子,除了Mint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汪佳捷。

  “他有时候会和小孩子生气的。”吴晓燕笑着说,“这种时候我就会和他说,为什么你是他爸爸,因为你可以控制情绪,其实回想起那些画面的时候,还挺有趣的,我说‘汪3岁’就是这样来的。”关系好的时候,这爷俩相处得更像是兄弟,这种时候,吴晓燕通常就成了被使唤的那个,“两个人现在一起玩马里奥赛车,腾不出手时就会命令我,想喝酸奶了,给我们带两罐上来……”

  当然,更多时候,当了父亲之后的汪佳捷,所展露出的责任感也越来越重,换尿布、哄宝宝睡觉这些都已经驾轻就熟,现在儿子开始要上幼儿园了,平日里的接送任务几乎都交给了汪佳捷:“他还没放假的时候,都是我送小朋友,一大早我可能就磨磨唧唧,但换成他,前一天晚上定好闹钟7点半,第二天铃一响,他肯定就一下子起来,不会拖1秒钟,我的话肯定闹钟会被按掉一次、两次、三次……”陪伴儿子和女儿长大的过程中,汪佳捷自己其实也在变得更加完整,许多小时候没有经历过和尝试过的童年生活,在自己孩子们身上得到了弥补,这何尝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他们那一批跟着徐指导训练,的确也错过了很多东西,有些我们小时候吃的、小时候玩的,他们不一定有,所以现在,我也特别希望他能和儿子、女儿一起去感受,属于童年的那些点滴,真的很美好。”

  球员是种特殊的职业,作为职业球员的妻子,更需要懂得承受与包容,在吴晓燕心里,汪佳捷就是那个最完美的老公,当然,有些他心里的想法,也只有她这个做妻子的才最懂,“他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高的人,希望在球队有存在感,能够为球队去做些事情。他也是有梦想的人,哪怕这个年纪,国家队抑或更多的比赛机会肯定是特别渴望的事情,之所以去申鑫,就是想要证明自己,得到大家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