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26岁的健美操班 期待找到新场地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1月07日        版次:A15    作者:章丽倩

     健美操班成员合影 专题图片由洪南丽提供

    

  26年的时光,足以令奔轶绝尘的高铁网由构想走入现实,成为国人生活中的一项“不可或缺”;26年的时光,足以令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由“望日兴叹”,进阶为深入到了太阳大气层的内部。不过,在位于西藏中路的上海市工人文化宫5楼的一间舞蹈教室里,那里26载的岁月移转,却是既有着《从前慢》般的舒缓,又真真切切地记录了一群上海阿姨与健美操运动的不解之缘,成为沪上全民健身事业今昔变迁的浓缩一景。

  专题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健美操是头等大事

  2018年12月29日,清晨6点半,天色微明的人民广场仍是一派将醒未醒的模样,位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5楼的那间舞蹈教室,却是如过往26年的每个周一、周三、周五般,准点亮起了灯。这天是周六,并非健美操班的常规活动时间,但由于市工人文化宫即将迎来一次整体大装修,各个兴趣班都得停班,所以健美操班的老师和学员们才把最后一次跳操的日子挪到了这一天。

  “26年了啊,肯定很舍不得。”78岁的朱淑梅,她曾是上海的一位二级体操运动员,从这个健美操班驻点市工人文化宫的那一天起,她便是班里的助理教练。近些年,由于年岁愈高和随家人半定居美国的缘故,朱淑梅来班里的日子已较少了,不过在这个带着谢幕意味的日子里,她还是顶着寒意来和老朋友们见面。

  指了指舞蹈教室的地板、空调、灯光和落地镜,朱淑梅说,当她们26年前第一次走进这间屋子时,差不多便是这般模样。“就算现在用着,大家也公认这里的硬件是比较好的,那放到26年前的话,你可以想象,这是多大的惊喜。这些年来,包括使用者也好,文化宫的保洁人员也好,大家对这里都是挺爱护的,所以硬件维护得比较好。”

  当记者与朱淑梅坐在场边凳子上聊往昔时,从城市各处赶来上最后一堂课的近二十位上海阿姨,已经换上了短袖、短裤的运动套,在一曲又一曲音乐的伴奏中,开始她们的“谢幕秀”。作为班里最资深的学员,58岁王小农常会以“小老师”的身份给大家领舞,她入班已有24年,在由于得分出精力照料家中的第三代前,她曾常年如一日地扮演者“开门人”的角色。

  每逢开班日,得在清晨6点半随市工人文化宫第一批到岗的保洁人员一道,由北海路上铁门帘半启的边门入内;应季节之变,打开空调提前暖场或者为室内降温;提出寄存在教室里的一个大拉杆箱,方便大家一到场就能从箱子里取出练功鞋等……总之,“开门人”可不是个轻松的活。“以前负责开门的时候,我都是4点多起床,5点半出门搭头班车过来。因为怕早上起不来,开班日的前一晚,不管是和家里人碰头还是跟同学、朋友聚会,晚上8点多我都一定要回家了。一开始他们还笑我,后来做出规矩了,大家就都知道健美操是我的头等大事。”王小农笑着说道。

  从体操到健美操 开心老太学有所用

  通过和这些上海阿姨的聊天,记者从她们口中听到了一段段颇为相似的经历:通过坚持跳健美操,从这儿痛、那儿病的“林妹妹”,练成了同年龄段中的运动达人,成为了见证上海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而她们口中最想感谢的那个人,便是这个健美操班的开班人兼教练、如今已80岁的洪南丽。

  曾经的上海队体操运动员、体操裁判,在40岁时转行体育摄影,一干便是四十载,成为圈内众人皆知的“开心老太”,这是洪南丽更为人所知的身份。那么从头说起的话,这健美操班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洪南丽告诉记者,设在市工人文化宫里的这个班是始于1992年,不过她开始教健美操的时间点却得再往前推。“1984年,当时的体育俱乐部开了个健美操班,我从这件事上得到启发,虽然没法继续练体操了,但我可以转到健美操项目上,学有所用。”

  然而,在刚开始教健美操的前些年里,洪南丽和她的学员们碰到的最大问题便是场地不稳定。尤其在1991年她陪母亲赴美看望家人时,这个班的前途就更是飘摇了。“在美国待了九个月,这段时间一直是小朱老师(朱淑梅)在带班,然后大家坚持等我回来。”洪南丽说,这份情谊让她颇受触动,所以返沪后通过老领导、老朋友的各种关系打听,终于联系到了市工人文化宫的这间舞蹈教室。

  让学员们由衷信服的洪南丽,不仅想法子为大家找到了硬件上佳的固定场地,还根据不同音乐自学、自编了许许多多套节目,在兼顾韵律美感的同时,还把对身体各部位的针对性锻炼加入到了编排中。

  “要把每个动作都填进去的话,至少要听100遍音乐。以前我在赛场边拍照片的时候,从来不坐定的,有空时就在脑子里‘播放音乐’、编动作。别看我编的节目里没有空翻啊那种高难度的,好像没现在市面上年轻人跳的健美操好看,但对班级里中年及以上年龄段的学员,帮助她们训练肩、颈、背、腿和各个主要关节,这都是兼顾到的。我觉得这是适合我们班的风格。”洪南丽说到。

  不愿画上句号 期待未完待续

  2019年,市工人文化宫将迎来一次整体大装修,受此影响,这个在此驻点了26年的健美操班的未来也蒙上了许多未知。在2018年12月29日那最后一堂课的尾声,洪南丽和大伙儿约定,在农历春节前要再聚一聚,如果新场地有眉目的话,也会及时跟大家通气。

  “做好两手准备吧。如果能找到合适的新场地,大伙儿再聚到一起,那是最好。如果暂时没办法的话,那我们也当给自己这段26年的经历画上一个句号。”洪南丽说道。

  其实,这并非她们首度遇上班级解散的危机。前些年,市工人文化宫进行改制,这个健美操班与前者的场地关系由“借”变“租”。尽管她们习惯的时段是清晨的低谷时段,但练一次150元(90分钟)的租金标准还是让从不以盈利为目的办班的洪南丽感到有些吃力。在那个有些纠结的时候,是她的老伴儿给了一记有力的助推。“他问我,如果把从学员那里收到的费用全部拿去交场地费和电费,够不够?够的话,不如就自己刻苦一点,不拿一分教师费不就行了吗?”洪南丽说,正是自己先生在关键时刻的支持,同时她又从市工人文化宫处拿到了一个内部优惠价,这才能办班至今。

  从1992年到2018年,诸多不易,共同度过。洪南丽和她的学员们期待着,期待那最后一堂课并非真正的句号,也期待着未完待续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