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中国归化运动员夺首金创历史

谷爱凌 一口京腔的北方姑娘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8月19日        版次:A13    作者:张立

     夺冠领奖

     滑雪英姿

     和妈妈在一起

     和同学在一起

     Eileen Gu 中美混血儿谷爱凌,3岁滑雪9岁就拿到美国少年组滑雪冠军,今年才14岁已经拿到50块金牌,包括9个全美冠军。她虽然是美国国籍却热爱中国,一口流利的中国话,走到哪里都会跟别人介绍:“我是个中国女孩。”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张立

  从华裔到中国籍,15岁的混血姑娘谷爱凌上周末夺得澳新杯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赛冠军。她是中国滑雪史上首位加入中国籍两个月后就拿到冠军的归化选手,也是中国归化运动员在国际赛场上收获的首个冠军。

  颜值高、身材好、中文棒,谷爱凌今年6月6日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宣布将代表中国征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后而进入公众的视线。“中国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谷爱凌报到。”她在微博上这样写道,“我是一个热爱滑雪的女孩,滑雪赋予了我力量。我很骄傲能够在三年后代表中国征战北京2022年冬季奥运会。我希望能够通过追求极限运动来增进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了解和友谊。为推广自由试滑雪,鼓励青少年特别是女孩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为提高中国和世界冰雪运动而努力!”在澳新杯拿到冠军后,她又晒出领奖和比赛时的照片并写道:“2019-2020新雪季,新西兰公开赛坡面障碍第一站,第一块金牌get!”

  三个月大就被妈妈带去了滑雪场;3岁开始正式学习滑雪;9岁包揽全美滑雪比赛少年组冠军;14岁就已经拿到50块金牌;15岁获得世界杯意大利站金牌;目前国际雪联世界杯比赛中年龄最小的选手;登顶国际雪联总积分榜榜首。从小被称作“天才少女”的小谷绝对有冬奥夺金的实力。

  和妈妈一样热爱中国文化

  2003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的谷爱凌,爸爸是美国人,毕业于哈佛大学;母亲是北京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曾兼职滑雪教练。从小生活在充满冰雪元素的学霸家庭,谷爱凌生来就对滑雪有过人的天赋,她也是美国滑雪协会重点培养的选手。

  每年夏天放假时,小谷都会随母亲回北京探亲。因此,管自己叫“北京姑娘”的她中文一直很好,说话也是一口地道的京腔。有些困扰她的是,常常会被问及“为什么普通话可以说得这么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就好像我问你,‘第一次来北京是什么样的?’”谷爱凌直言:“从我有记忆开始,我每年都会想什么时候可以回北京,回来玩、吃好吃的,我根本不记得我什么时候第一次回北京,但它就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北京录制综艺节目时,她和妈妈聊天也都用的汉语,场上一些英文提示牌完全不需要。

  进入高中学习后,她在选择中国还是美国国籍的时候,小姑娘放弃了美国,选择了中国。她的理由是热爱中国文化,沉迷于中国历史,做中国人更有归属感。其实早在2015年7月31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从那时起,“到妈妈的家乡北京参加冬奥会”就成了谷爱凌最大的心愿。与此同时,谷爱凌在赛场上的表现也越来越出色。2018-2019赛季,技巧和经验逐渐丰富的她已经参加了三站世界杯赛,收获1金1银。之所以没有完整参加全部六站赛事,是因为她还要回到学校去上课。即便如此,小谷还是获得了国际雪联女子坡面障碍项目积分榜年度第三位。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是谷爱凌知道中国冰雪项目刚刚起步,特别缺乏专业的人才。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滑雪运动,帮助摆脱雪上项目弱国的处境。

  学业事业都追求完美

  一年读完高中 努力备战北京冬奥

  尽管拿到了那么多滑雪赛场上的荣誉,对于目前仍在读高中的谷爱凌来说,滑雪一直只是一项业余爱好,每年只有11月到次年4月才会进行系统性训练。平时,只有去世界各地参赛时,她才会向学校请假。“因为比赛地都是世界上非常好的滑雪场地,我可以把比赛当作训练。我每年花在滑雪上的时间并不多。”

  如今对小谷而言有些困难的是要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完成两年的高中课程,顺利毕业,以更充足的时间备战北京冬奥。“我现在住的地方离最近的雪场开车单程都要四个小时,如果明年我能高中毕业的话,后年我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训练,为2022年更好地做准备。”妈妈谷燕介绍,女儿就读的学校号称“旧金山的人大附中”,如果明年能够顺利毕业,谷爱凌将是该校历史上第一个把两年学习时间并成一年完成的学生。

  生命在于平衡

  滑雪只占六分之一

  除了是滑雪天才,名校就读的谷爱凌可谓全面发展。她热爱越野,是校队成员;跑步、骑马、攀岩、篮球等多项运动都玩得很好;音乐方面的钢琴也弹得不错。按她的算法,每年只分配给滑雪六分之一的时间。“对我来说,生命中最重要的就是平衡。”

  回顾以前的生活,处女座的小谷特别追求完美,上初二时打算放弃跑步,用更多的时间专攻学习和滑雪,但她却发现效果并不好。“我原来用一个小时就可以做完作业,后来用三个小时也做不完。”由此,她发现劳逸结合,让学习和爱好一起进行才能事半功倍。“只要在各种爱好中找到平衡,这样在每个部分都会更加专心,也更有效率。”对此,谷妈妈也坦言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从来不会逼迫她把生活的重心只放在一件事上。“如果她总吃一样菜,时间长了也要换换口味,最重要的是要专心。”

  做每件事时一心一意,谷爱凌说只有在备战和比赛的时间里,她会把自己当成职业运动员。等到北京冬奥会结束,“我还要去上大学,学习很重要,滑雪又会回到一种业余爱好。”如今,谷爱凌正在新西兰训练,此后打算去欧洲再进行下一步的滑雪计划,同时还要为取得奥运积分而努力。对于北京冬奥会的夺金目标,小姑娘轻松地表示:“去冬奥会的人,没有人想得最后一名,可是我也不能把金牌直接拿走。只有我脑子里想做好我的动作,我才能表现得更好,我会努力的。”

  冰雪运动员

  归化潮兴起

  自由式滑雪自1992年正式纳入冬奥会比赛项目,中国首次派出选手参加该项目比赛是在1994年的利勒哈默尔冬奥会。2006年都灵冬奥会,韩晓鹏成了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中国男子运动员,但女队在历次冬奥会项目中从未夺冠,最好成绩只有亚军。

  业内人士认为,谷爱凌擅长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与U型场地正是国内滑雪界最缺的人才。她的加入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队争金夺银增加了更多可能性,成为了中国队在自由式滑雪项目上最具潜力的希望之星。

  除了谷爱凌,花样滑冰界华裔天才少女朱易也选择了归化。自1995年陈露在世锦赛成为中国第一位花滑世界冠军后,女单长期陷入“寒冬”,在冬奥会等大型国际赛事中扮演配角。朱易的“归来”有望很快打破这种窘况。去年年初,她夺得全美花滑锦标赛新人组女单冠军,超出第二名高达35分。

  “科学家爸爸激励我做中国'‘冰蝴蝶’'”。朱易的父亲是一名美籍华裔,在科学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朱易坚持花滑也是受到了父亲的鼓舞。正当不少人称赞她前途无量时,这位天才少女却毅然放弃在美国的机会,决定回到北京发展,立志要为中国夺金!尽管很多美国朋友对朱易的举动感到惋惜,但对女儿的决定,朱松纯和太太都颇感欣慰,并大力支持。回国后,小朱的偶像陈露担任她的教练。

  不仅如此,冰雪运动之外还有袁俊杰、华天、李可等人的归化,他们都有一颗炙热的中国心,期待为中国体育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