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男子排球U16(社会俱乐部组)上海队全胜夺冠

冠军背后是上海排球精神的传承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8月19日        版次:A14    作者:李一平

     主教练李佳鲁在场边指点运动员

  扣杀!随着山东队队员没能成功将球救起,上海市静安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男子排球U16(社会俱乐部组)的比赛中以25比22、25比23、25比23,总比分3比0的成绩成功战胜山东名体队,摘得该项目的桂冠。颁奖结束,队员、教练们相拥而庆,这一刻来得太不容易,为了今天的胜利,他们已经超过40天没有回到过家中,一切的准备最终浇筑成这枚来之不易的金牌。 专题图文 特派记者 李一平 发自太原

  一路全胜3比0夺冠

  游刃有余只因知己知彼

  25比22、25比23、25比23,如果单从决赛3比0的比赛来看,似乎这场比赛上海静安队赢得轻松惬意,但实际上的场面则犹如在针尖上跳舞一般令人惊心动魄。“今天决赛孩子们打得很好,山东是一支很强的队伍,在比赛前我们也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上海静安队主教练李佳鲁表示,为了迎战决赛的对手,事前可没少花心思。“毕竟打到决赛阶段这种比赛和场次,你再优秀,冠军不会送给你,只有自己去争取。”

  “在每场比赛之前,我们都会开很久的准备会,一般短的话两个小时,长的要三个小时,李指导带着大家一起分析对手的特点和布置技战术。”队长1号周鑫从二年级就开始学习排球,到了市北中学以后就一直在李佳鲁的麾下训练,在他看来,决赛能有惊无险地赢下山东队,完全来自于全队的充分准备。“从八进四开始,我们针对对手的录像,仔细分析打点、落点、位置,让我们更有针对性。像这场比赛,我们针对对方副攻的薄弱点开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回顾这次上海静安队在二青会男子排球U16(社会俱乐部组)的历程,从小组赛第一场比赛3比0胜内蒙古队取得开门红,到3比0全胜浙江挺进四强,再到最后激战山东拿到冠军,上海静安队一路走来以全胜3比0的战绩夺冠,八场比赛未曾输过一局,游刃有余、百战百胜的背后,则是对对手知己知彼的深度剖析。

  出征前父亲身体不佳

  盼望回家与家人团聚

  伴随着最后1分落地,李佳鲁长出了一口气,与身旁的副教练钱粮钢拥抱在一起,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除了夺得金牌的喜悦,李佳鲁此时的心里还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最后终于拿了冠军,为这次二青会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终于可以坐回家了。”当问到行程时,李佳鲁表示将会搭第二天最早的一班航班返回上海。原来,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李佳鲁的父亲就查出身体状况不是太好,一直到二青会前期情况又有所恶化。“原本做好放弃这次二青会之旅的打算了,但在母亲和太太的谅解和鼓励下,我父亲也对我说‘你去吧,这次机会不能错过’,最终还是随队来到了山西。”

  虽然人在太原,但李佳鲁却一直放心不下父亲的病情。“现在每天晚上回到房间第一件事就是跟我妈妈视频,因为爸爸已经没有力气视频(通话)了,昨天视频的时候,只能费力地和我招招手。所以我这边结束后准备第一时间赶回去,等一下回宾馆看看能不能和爸爸视频一下,亲口把我们夺冠的成绩告诉他。”说着,李佳鲁地眼里已经泛起了泪花。其实,队里的不少队员或多或多少都知道一些李佳鲁的情况,在决赛前,他们也一起安慰李佳鲁:为了爷爷,我们也会拿下这个冠军。

  其实,李佳鲁的孝顺在圈内是出了名的,此前他在作为沙排国手退役后,曾受邀担任过一段时间香港沙排队的主教练,但随后没过多久就选择重新回到了上海,其中的原因还是放心不下父亲的身体。

  排球精神代代相承

  市北情怀铸造金字招牌

  “作为一个教练、一个校长来说,我是很佩服李教练的,他和钱粮钢指导以及其他一些优秀的基层教练,是真正将体育作为一项事业来对待的。”本次二青会上海静安队领队、静安区青少年体育学校校长姜国安介绍,这次出战二青会的上海静安队中,大部分队员都来自于市北中学,他们也是去年代表静安区摘得市运会男子B组排球金牌的冠军班底。“这个假期,我们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从7月1日开始,在育才中学进行了40天的封闭式集训,然后到太原直接参加比赛,没有回过一次家。他们为了排球放弃了很多。作为校长,我也想对他们说一声‘谢谢,辛苦了’。”

  其实,无论是参与本次比赛的大部分队员,还是作为教练的李佳鲁、钱粮钢,以及作为领队、校长的姜国安,他们都来自于上海市市北中学。这个名字不仅在上海,在全国同样是赫赫有名的冠军之师。“我是最早大学毕业分配到市北工作,钱指导则是一直扎根在市北37年的老法师,李佳鲁他以前就是市北的学生,从专业队退役以后,也选择回到母校执教。”

  在姜国安看来,也正是这么一种代代相承的排球精神,造就了市北中学辉煌的成就。目前,市北中学作为静安区“体教结合”特色学校,在学校和静安区少体校的通力合作之下,正源源不断地为上海市的排球一线队伍输送着新鲜的血液,为上海的排球后备人才储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