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新闻

崇明“头号球星” 只缺健“康”

来源:东方体育日报     2019年08月26日        版次:A05    作者:张晓露

    

     十年前,毛嘉康就开始了与伤病的战斗 本版图片 张晓露 提供

     曾经的毛嘉康是基地的“头号球星”

  毛嘉康

  “崇明一代”·新征途 七

  第一次去根宝基地,他是根宝推荐的第一个“明星球员”;

  他是代表根宝基地第一个出国访问的球员;

  他也是被武磊评价为根宝基地里天赋最高的射手……

  他叫毛嘉康,现属于中甲南通支云队,本赛季出场记录为零,事实上,他刚刚从一个治疗顽疾的手术中解脱,又在思考再三之后放弃了另一个重要手术,这几乎意味着他职业球员生涯的终结……

  本版撰稿 特约记者 张晓露

  曾是根宝基地的“招牌”

  如果你在崇明根宝基地落成初期去过根宝基地,或者你拥有基地较早的宣传资料,你不会对这张白皙的面孔陌生。

  “他叫毛嘉康,是基地里的头号‘球星’,上次挑战赛拿了小学组冠军,代表基地去英国,现场看小范踢球,小范也夸他技术不错……”根宝所说的挑战赛,是2001年某品牌组织的全上海市中小学生“三对三”足球挑战赛,颁奖典礼在市中心五卅广场举行,作为小学组冠军代表,毛嘉康受邀现场表演,他用头颠球,一颠就是400多个,旁边数数的人都数不过来了,他颠得好不轻松。他也因此被该品牌邀请去英国参加足球交流活动,其中一项活动内容就是现场观看水晶宫队的比赛,“那场球他们先是2比3落后,然后连进三球反超,全场的球迷都非常激动。但我还是太小,双方球员中我那时就认得范志毅,范大将军,也没像徐指导说的那么夸张吧,就是最后和范志毅合了个影,稀里糊涂地活动就结束了。”

  毛嘉康的父母当时分居两地,主要靠上海的几个姑妈轮流带他,他也特别懂事,作为基地第一个出国交流的球员,临行前最心疼他的二姑妈给他换了500美元,他在英国除了给自己买了一副专业的护腿板和一双足球袜外,就是给教练买了一些礼物,尤其他所在的基地“巴西队”带队教练章冠兴不抽烟不喝酒,毛嘉康特别细心地给章指导买巧克力作为礼物。没想到章指导批评他给教练送礼,然后悄悄地把巧克力交给他姑妈分给姑妈家的几个女儿——毛嘉康只想着队里教练,竟然忘记给几个表姐买礼物了……根宝最常坐办公的足球宾馆咖啡厅,过道里挂着一排小球员的照片,毛嘉康的位置也是居中的,这足以看出根宝当时对他的偏爱。

  即使后来“巴西队”多了一个公认天赋出众的球员武磊,毛嘉康依然被根宝倚重,作为球队首发中锋,武磊躲在他身后担当影锋,两人配合默契摧城拔寨,有一次“巴西队”代表上海去日本大丰参加中日韩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毛嘉康一个人进球就达到两位数,“那时候觉得进球、取胜,是特别理所当然的事情。”直到升上中超,一直和毛嘉康同寝室的武磊,还是认为毛嘉康是全基地最有天赋和潜力的球员。

  “把青春都献给了病床”

  毛嘉康首次出国买了一副护腿板,但万万没想到这却成为他后来成人球员生涯的谶纬。

  少年时代的毛嘉康,好像永远晒不黑,全队去军训,回来以后个个成了“小炭团”,就他好像从没晒过太阳一样,然而很早就有人因此判断,他的“秀气”并不适合于足球这样的室外强力运动。和队友相比,作为中锋他的身高优势是有的,只是略显单薄,还有几次关键比赛前夕他都会突发高烧,根宝气得又给了他一个外号“毛妹妹”。越是这样,好强的毛嘉康内心更想表现自己,在场上拼抢时常常显得更加毛躁和冲动。

  2008是东亚首个中甲赛季,因为全运夺金任务在即,基本完成了身体发育的毛嘉康一心竞争队中主力,结果在训练中胫骨骨折,对他来说这只是痛苦的开始,由于当时上海缺少专业的运动医疗和康复环境,第一次手术时用来固定骨骼的钉子位置没打好,等第二次手术准备取出时,却发现钉子和肌肉、骨头长到了一起,不得已又多做一次手术,重新固定……“那一年真是太倒霉了,前前后后有10个月用在手术和恢复上,好不容易归队了,又碰到10月假期,全队都放假了,我刚回基地就又马上回家了,后面再想跟,就有点跟不上了。”

  直到2012年年初球队走了大半主力,武磊等核心球员表态要最后冲一次中超,那一年年初的沪港杯,毛嘉康获得了一次大放异彩的机会,客场在中国香港的将军澳体育场,上海东亚特莱仕队以4比0大胜香港杰志队,毛嘉康头顶脚踢完成了“帽子戏法”,“那场球是几年沪港杯中,对方踢得最认真的一场,虽然比分有点大,但对手绝对是全力以赴想赢,真刀真枪。我承认那一场自己的发挥特别好,怎么踢怎么有……”但他没有想到,中甲最后一个赛季的预热赛,竟然成了这位从小被根宝寄予厚望的少年的职业生涯最高峰。

  “之后中锋位置主要依靠外援,但我们打上中超之后,尤其埃里克森刚接手的第一年,我在预备队的表现还不错,预备队联赛我也进了9个不是10个,要知道那时候预备队联赛,一队大名单的是不下来打的,就是我们几个进不了大名单的,带着张一他们一批孩子,那时多难踢……在主场的预备队联赛是在八万人(上海体育场)外场,埃里克森会来现场看比赛,后来他想重用我了,上港和马竞的那场邀请赛,他就要我准备,显然是要用我了,可就在那时我膝关节又受伤,脚踝的旧伤也复发,真是不走运。”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不得不相信命运之说:“有人说我‘八字不硬’,这个优点是不太会跟人有矛盾,和谁相处关系都比较融洽;坏处就是,风口浪尖顶不住……”

  直到2016赛季中段,他眼见自己的机会越来越渺茫,最终提出转会至当时的乙级队南通支云,想从一个较低的起点开始,重新塑造自我,没想到球队从乙级升到了甲级,毛嘉康却黯然游离于球队之外,把青春都献给了病床:“肩膀习惯性脱臼,这是很早以前的老毛病,一直没重视,没及时治疗,后来习惯性脱臼越来越明显,伸手到身后取个包都能脱臼,非常夸张的那种。”肩膀的手术完成之后,他又要面对脚踝的老伤,“脚踝这里一直游离着碎骨,在场上做动作,脚踝稍微转一下碰到就疼,这还怎么踢球?看着你面前的对手,明明可以轻易地过掉他,却因为脚伤,动作做出来都是变形的。”

  除了身体的反应,心理的折磨更厉害,这也让毛嘉康最终下了决心,放弃脚踝手术。但是这样一来,也就意味着他的职业球员生涯将就此结束。

  “如果我也选择恢复性加练……”

  28岁的“阿毛”,说话之间,眼睛里依然闪烁着旧时的单纯,哪怕在谈及那些令听者动容的伤情时。他分析说他的妻子能在最艰苦的时候默默陪伴他,也许也是因为看重他这一点。

  他始终没有把伤病看做是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只怨自己没把握机会吧,我从小就不是那种在训练中最拼的球员,每天训练课一结束就往宿舍里跑,如果我像张琳芃、蔡慧康、王燊超他们那样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加练,命运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了。还有那次手术后归队,如果我不让自己放假而选择恢复性加练,肯定会完全不同……看看武磊、蔡慧康、颜骏凌、王燊超,他们能进国家队,也都很少受伤,这不是偶然的。我相信自己有实力,多少次我想过要努力,去冲破最后一层纸,但付诸行动的时候又缺乏紧迫感,这也是性格方面决定的,慢慢的,机会就一点点消失……”据说根宝曾关照毛嘉康练“杀鱼”,以提升他的“杀气”,最终还是承认性格方面是很难改变的。

  长期养伤,他在队里的时间也少了,和关系最要好的蔡慧康等,联系自然也少了,“很多时候只是打打招呼,而不是像小时候那样有机会掏心窝般地聊聊,现在都成了‘同事关系’了。”即使和妻子厮守,毛嘉康也是很安静的,“我们好像也很少卿卿我我,刻意地过节、纪念日什么的,现在还没有孩子,一切顺其自然,享受平静的生活。”

  毛嘉康对待命运异常平静,丝毫不哀怨,“我觉得自己没有做错太多,没什么可以后悔的,最多有一点点遗憾,或者说可惜吧!哪怕退役,我想我还是会选择做足球的工作,做教练或者别的什么,现在没想好,但这个方向肯定不会改变,我们还能做什么呢?”

  很少外出玩的毛嘉康,更多时候独自在家,坐在沙发上守着电视机,上港队比赛,武磊在西班牙的比赛,他都会尽量看直播:“有时看着屏幕上,突然发现,十几年下来,我们这一批人的长相,居然都没什么太大的变化,真的,就是这一批,93、94的那一批长相变化还大些。”这是根宝树立“缔造中国曼联”的第一批“作品”,也是在封闭基地里待得时间最长的一批球员,“有徐指导这块‘招牌’,有他的严格管理,有明确的战术,日复一日地训练,加上一些资源,一些机会……所有的组合在一起,才有这个中超冠军,才有了属于我们的时代,太多的特别因素。我们都感恩徐指导,而我们这样一批球员,应该讲很难再复制了。即使将来我们做了教练去带球员,也没法完全像徐指导那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