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本版撰稿 本报记者 章丽倩 面对面不如点对点 小程序打开新思路 拿出手机,点开微信里的小程序,候准时间抢健身优惠券,对居住、工作或者学习在静安区的市民来说,如今他们在健身时有了这种新颖的打折方式。而且,这些拼手速得来的优惠券,并非花架子噱头,都可以在健身时实打实地抵扣消费金额。 这是商家在搞促销,还是什么线上平台在“撒钱”赚吆喝?其实都不是。这些健身优惠券师出有名,拥有官方认证背景——是静安区体育局在为该区的体育公益配送试水新路子呢。同时,这也是上海在智慧体育造福于民这件事上的新尝试。 其实,从好些年前开始,上海的体育部门就开始做起了给市民派发健身福利的这件事。只不过,以前的优惠券大多是实体形式,而具体负责把它们派送到市民手里的则是街道居委工作人员。从实践效果来看,这一做法的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成效却较为一般,容易发生拿了券却没使用的浪费情况。 正是针对这一不足,近两年来,无论从市级还是区级层面,大家都在摸索如何把智慧体育更好引入的这件事。今年,静安区体育局就走出了实践性的一步,在微信小程序上推出了“静安体育公益配送”,并投入300万元用于健身福利的派发。 静安区体育局局长俞彪告诉记者,这款小程序面向在该区居住、工作或学习的人群,“小程序的定位功能可以很简单地查到,你是不是在我们区活动,只要符合这项条件,你就可以加入进来。我们这么做,既是想引导市民更多地走入健身场所,同时也希望对本区的体育产业有一个支持,起到导流的作用。这是相辅相成的。” 三个“一点”助推新模式 以前总听说大型演唱会、比赛及展会等会有“黄牛党”出没,未承想,原来在健身优惠券这不起眼的一亩三分地上,竟也有类似情况。那么,有没有法子去对付它呢?还真有,通过智慧体育就能有备无患。 “别的区可能也在行动,那我们的做法就还是依托‘静安体育公益配送’的这个微信小程序。既然是在手机端去完成实名注册和抢券,那很自然的,在市民获得这张优惠券的同时,程序就会帮助他完成券与本手机号的绑定。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杜绝券被倒手卖出的情况了。”静安区体育局局长俞彪介绍道。 同样是托了智慧体育的福,通过数据后台,如今派发出去的健身优惠券总量是多少,其中被顺利使用了的有多少,又有多少是被人遗忘在了电子账户里,这些都可被即时即刻地统计出来,并且被加入到后续的改进意见中。 俞彪告诉记者,截至8月初,该区辖区内已参与到“静安体育公益配送”这个小程序的场馆有50多家,该小程序的下载用户数也有近2.6万。参与场馆中,既有公办性质的,也有社会经营的,在使用健身优惠券时,两者并不存在区别,都是在消费金额上直接抵扣,不掺水分。 另外,由于每张优惠券都设定了使用期限,若到期未使用则作废。这么做的好处是,能更有效率地盘活资源,避免“冷藏”闲置。 “在这笔经费的支出与维继上,我们采用的是三个‘一点’的做法,就是政府贴一点,场馆让一点,市民出一点。大家一起来参与,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提高利用效并避免浪费。目前来看,从市民和场馆方面得到的反馈都很不错。”俞彪介绍道。 将派送优惠券的工作从街道居委搬到了微信小程序上,这么做不仅方便了健身人群的直接获取,能把福利更有效地推送到真正有需求者的手中,同时,这也是给基层体育工作者减了负。如此看来,就更是一种多赢的做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