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生活:有趣并享受着 |
周末除了加班、睡觉、K歌、逛街、刷微博、打网游,你还有什么休闲娱乐?时下,一些白领闲暇时忙着奔走在众多会所与咖啡馆之间,乐此不疲地享受着一种“沙龙式”生活。这些沙龙的主题,涵盖文学、历史、生活等方方面面。 一杯清茶、一盏薄酒,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围坐一堂,这样的休闲方式文雅而有趣。你是沙龙爱好者吗?沙龙,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家庭沙龙的迁徙 小q (记者) 我先生是一个时下罕见的诗歌爱好者,他还有几个同样罕见的诗人朋友。每隔一两个月,先生都会呼朋唤友,搞一次诗会。一开始,这几个文人还脱不了穷酸,大家轮流做东,在各家的客厅里活动。沏壶茶,一盘瓜子,能侃上一个下午,如果有几盘小菜和一瓶老酒,则能兴致勃勃地从下午一直吹到大半夜。 这可急坏了家庭沙龙的女主人们。周末本就宝贵,有的要督促孩子学钢琴,有的要洗洗晒晒,有的想让老公陪着逛街,有的就想懒在家里吃吃睡睡。结果因为男主人这个不怎么流行的爱好,不仅这些事都不能做了,女主人还得一本正经地化上妆,穿上华服,收拾停当,在厨房里油烟缭绕地蒸煮煎炸,认认真真做好接待本分。日子长了,肯定有人埋怨啊。 所以,后来我建议:不如把这个小众的艺术沙龙搬出家门,既能使聚会显得更郑重其事,让与会者更加重视,也为艺术创造了更好的氛围,还能让沙龙的女主人解套:有兴趣的,可以跟着先生一起去孵咖啡馆,找回文艺女青年的感觉;或者也可以完全消失,只要在聚会散场时,开车把醉醺醺的丈夫们各自认领回家即可。 大家都很赞同我的建议,一试之后发现果然两全其美。参与者和家属们都说:“大家方便”是这个沙龙持续至今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美食的名义 葡萄架 (通信业) 我周围长期活跃着一批中青年“美食家”,上至奔五的“童子鸡”,下至新婚不久的“宫爆鸡丁”。哈哈,开个玩笑——“童子鸡”是我的老前辈,本性童,“宫爆鸡丁”是我的小师妹,本性龚,还有诸如“榴莲苏”“河豚鱼”“文蛤蒸蛋”等美食。只有我的名称让人伤心,唉,姓啥不好,偏姓这——“椒盐猪手”,这姓自不必多说了吧。 曾有段时间,每月两次的美食聚会,享受了美食,还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河豚鱼”“文蛤蒸蛋”最来劲了:找场所、查攻略,新鲜出炉的美食天地,都逃不出她们的火眼金睛。 一段惬意的时光后,美食家们发现一件悲催的事情——体重飙升。爱美食的女人同样也爱美的啊,于是转移聚会场所,在各自的主妇小天地奏起了锅碗交响曲。 第一站“童子鸡”家的厨房和客厅,“童子鸡”来自北方,最拿手的是包饺子、烙馅饼,她只用一只手,擀面杖磨转着面皮,厚厚的一坨面擀得又圆又薄。一边包一边饶有兴趣地聊着,很快一个个晶莹剔透的圆鼓鼓的饺子浮出水面,南方妞们拿着碗碟一哄而上:抢饺子。 偶家的开放式厨房,早就被惦念上了。好吧,西餐美食统统来吧,偶照着网上做了个牛奶蘑菇汤,“榴莲苏”煎的牛排和鸡蛋,“河豚鱼”的美味比萨饼,奶酪蛋糕,美食摆了满满一桌,拍的“艳照”引来粉丝无数…… 就着美食,我们聊的内容可谓丰富,家长里短,工作交流,生活感悟,欢快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这样的沙龙聚会,能给生活增添多少情趣和快乐呵。 少妇们的约会 霍寿喜 (公务员) 我的太太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个星期五晚上都有“约会”。聚会的四五个女人,都是一直居住在同一大院的。太太们的约会,其实也是孩子们的聚会。 太太去赴约,我或自由自在地看书写作,或外出吃饭打牌。单说这“约会”的内容也是非常“实惠”的:太太们首先谈的总是孩子们的学习,而孩子们谁的字写得好,谁的算术难题做得对,立刻会得到阿姨们的夸奖,未被夸奖的母子自然有些“感触”,在下一次约会前,一定为得到夸奖而努力,有利于孩子们成绩的提高。 少妇们聚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我就发现太太新衣服总在周五那天穿,而其他的太太来我家时,一个个也穿得清清爽爽。太太自从“约会”沙龙形成后,善于在网上买新衣,价格便宜又时尚,这当然是相互交流的成果。我曾为一种可以刮鱼鳞也可以刮土豆的小刨子,跑过许多地方都没买到。有一天,我随便问了一句,两位太太不约而同地回答:“这种小刨子,步行街土产门市部有得是!”翌日,我果然在这家门市部买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