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辟尘
说起来也许让您难以置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竟和“口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她七八岁到七八十岁,总爱在出门前对着镜子抹上一点口红——这就是我,今年82岁的我。
从小我就对“红”色特别钟情,认为红色不仅鲜艳、亮丽,而且还象征着热情奔放和生机,所以我一直对红花、红衣服、红色的用具等都特别喜爱。如果一个姑娘有个红朴朴的脸蛋,和红通通的嘴唇,那会增加她的美丽,至少会被赞上一句,“今天你气色真好!”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子。记得小时候常见邻居家的女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探讨着一个“神秘”的话题,我好奇地凑上去一听,原来在研究着哪张胭脂纸的颜色最好看!那年代还没有口红(唇膏),姑娘们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胭脂”的红色粉末和“胭脂纸”,胭脂粉抹在两颊,胭脂纸上蘸上一滴水,在嘴上抹几下,就变成红唇了。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出现唇膏。开始时还很简单,后来包装越来越讲究、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粉红、大红、殷红、桃红……我常用的是那种接近嘴唇本色的红,而且抹得很少,浅浅地抹上几下,一支可用一两年。看上去没有任何“迹象”,完全可以“乱真”。这种效果,既增添了美,又保持了本色,不致有人背后议论,骂我“老妖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与我的唇形也是分不开的。我有一位在家乡被誉为“东门美人儿”的母亲,五官端正,秀丽端庄。我“四官”一般,唯独遗传了她的唇形——薄薄的,带有自然曲线的嘴型,再加上一口雪白的牙齿,这给“口红”大大创造了光辉的机遇和条件。
今天我去超市购物,遇上一位老邻居:“您气色真好,一点不显老!”我又得到称赞了,这得谢谢口红,谢谢它给了我自信,增添了我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