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焦点
 第A104版:综合新闻
 第A1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6版:社会新闻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广告
 第A110版:民生新闻
 第A111版:早间点击
 第A112版:中国新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国际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目击
 第A117版:新民环球
 第A11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1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12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1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124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体育新闻
 第A204版:体育新闻
 第A205版:法治视窗
 第A206版:声音
 第A207版:投资理财
 第A208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休床·全家乐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e生活·数码
 第B23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5月11日 星期
【细说生活】
我和口红

孙辟尘

  ◆ 孙辟尘

  说起来也许让您难以置信,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婆,竟和“口红”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她七八岁到七八十岁,总爱在出门前对着镜子抹上一点口红——这就是我,今年82岁的我。

  从小我就对“红”色特别钟情,认为红色不仅鲜艳、亮丽,而且还象征着热情奔放和生机,所以我一直对红花、红衣服、红色的用具等都特别喜爱。如果一个姑娘有个红朴朴的脸蛋,和红通通的嘴唇,那会增加她的美丽,至少会被赞上一句,“今天你气色真好!”

  爱美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女孩子。记得小时候常见邻居家的女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窃窃私语,探讨着一个“神秘”的话题,我好奇地凑上去一听,原来在研究着哪张胭脂纸的颜色最好看!那年代还没有口红(唇膏),姑娘们用的是一种被称为“胭脂”的红色粉末和“胭脂纸”,胭脂粉抹在两颊,胭脂纸上蘸上一滴水,在嘴上抹几下,就变成红唇了。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才出现唇膏。开始时还很简单,后来包装越来越讲究、颜色也越来越多,有粉红、大红、殷红、桃红……我常用的是那种接近嘴唇本色的红,而且抹得很少,浅浅地抹上几下,一支可用一两年。看上去没有任何“迹象”,完全可以“乱真”。这种效果,既增添了美,又保持了本色,不致有人背后议论,骂我“老妖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与我的唇形也是分不开的。我有一位在家乡被誉为“东门美人儿”的母亲,五官端正,秀丽端庄。我“四官”一般,唯独遗传了她的唇形——薄薄的,带有自然曲线的嘴型,再加上一口雪白的牙齿,这给“口红”大大创造了光辉的机遇和条件。

  今天我去超市购物,遇上一位老邻居:“您气色真好,一点不显老!”我又得到称赞了,这得谢谢口红,谢谢它给了我自信,增添了我对生活的热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