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焦点
 第A104版:综合新闻
 第A1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6版:社会新闻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广告
 第A110版:民生新闻
 第A111版:早间点击
 第A112版:中国新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国际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目击
 第A117版:新民环球
 第A11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1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12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1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124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体育新闻
 第A204版:体育新闻
 第A205版:法治视窗
 第A206版:声音
 第A207版:投资理财
 第A208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休床·全家乐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e生活·数码
 第B23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05版:夜光杯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2007年5月11日 星期

“艺术等于生活”
——波普艺术简述

夏 天
  利希滕斯坦作品

  波普艺术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末的英国,其创名者劳伦斯·阿洛韦说:“大量生产的技术,能够准确无误地复制文字、图画和音乐,已引出大量可供消费的符号和象征品……文化这个词语不再是高级人工制品和历史名人的思想专用品了,人们需要更广泛地描述社会在干什么。”

  这一主张立即引起了美国艺术家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当时正值抽象表现主义的势头开始减弱,美国艺术处在一个各类实验性流派竞相登场各显神通的阶段,在这许多流派中,波普艺术以其无限贴近生活的“俗气”迅速得到了大众的广泛认可。

  波普艺术的代表人物罗伯特·劳森伯格认为,艺术家应该自由地反映客观现实。他在创作理念方面受到约翰·凯奇的很大影响,他把一些原本并不具备审美特性的物品都纳入到“艺术”的领域中来。他还直接用拼贴、喷刷、石版等手段把各种印刷品或织物集中在画布上,庞杂的内容蕴含着饱和的信息量,从而使画面获得了一种纷乱然而富有冲击力的视觉印象。

  比劳森伯格更彻底的是罗伊·利希滕斯坦和安迪·沃霍。利希滕斯坦大量地运用漫画或是廉价的商业广告,沃霍则干脆取消了艺术创造中的“动手”概念,径直用制版印刷的方法把照片移到画布上,还大量运用重复手法,比如对可口可乐瓶进行无休止的排列,或是用多层图像排列的方式成批制作玛丽莲·梦露、猫王等大众明星的形象。

  战后美国飞速发展的物质生活使得消费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流,广告、商标、影视图像、封面女郎、歌星影星、快餐、卡通漫画,形形色色的视觉资源全部被直接搬上画面,在这样的有利条件下,波普艺术几乎是横空出世般地赢得了大众的青睐与喝彩,一跃成为美国艺坛的宠儿。正如其名称所显示的那样,波普艺术(Pop Art)就是“大众艺术”或”流行艺术”。

  明日刊登一篇《无中生有》,敬请留意。

  


上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