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焦点
 第A104版:综合新闻
 第A1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6版:社会新闻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广告
 第A110版:民生新闻
 第A111版:早间点击
 第A112版:中国新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国际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目击
 第A117版:新民环球
 第A118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119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12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122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123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124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体育新闻
 第A204版:体育新闻
 第A205版:法治视窗
 第A206版:声音
 第A207版:投资理财
 第A208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休床·全家乐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e生活·数码
 第B23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A104版:综合新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5月11日 星期

太仓阅兵村农民骑车到上海买基金
——宝山罗泾邮政支局服务村民到位
本报记者 沈敏岚 通讯员 胡诗云

  昨天一早,江苏太仓市浏河镇阅兵村村民小王骑车4公里,赶到上海罗泾镇邮局办了张基金卡,又买了1万元开放式基金。买好基金,小王乐呵呵地说,要回去把这个消息告诉村民——到“上海邮局”不仅能寄信、存钱,还能投资做“基民”。昨天,地处江苏、上海交界处的宝山区邮政局罗泾支局,一天销售了4.5万元开放式基金。

  喜欢到“上海邮局”用邮

  江苏省太仓市浏河镇、上海宝山区罗泾镇,是一界之隔的两个“兄弟”,特别是离上海最近的浏河镇阅兵村村民,喜欢步行或骑车三四公里,到罗泾镇的“上海邮局”用邮。特别是寄到上海亲戚家的信件,到罗泾邮局寄就是上海本市邮件,“跑”得快还能省下0.40元邮资,而罗泾邮局不断推出的邮政新业务,像邮政礼仪储蓄、代售开放式基金、代办保险业务等等,让阅兵村的村民在“上海邮局”感受时代信息。

  顺应农民的“生物钟” 

  上海邮政统一规定的邮局开门营业时间是上午8时,“农村人起得早,喜欢趁早把要办的事办好。”罗泾支局顺应农民的“生物钟”,从10年前就每天提早半小时、早上7时半准时开门迎客,早开门半小时在罗泾邮局已坚持10年。

  除了坚持了10年的提早开门,贴心的便民服务也顺着邮路送到了边界两边的村民身边。罗泾最北边洋桥村沈家宅的沈佩珠老人喜欢读报,而她想订阅的证券大参考不是邮发杂志,不能在邮局订阅,投递员小马听说后立刻揽下了这件“分外事”,每周自己垫资在报亭给老人买好证券大参考,送到老人手中。

  邮路跟着动迁村民走 

  罗泾镇近年来步入了大发展,全镇约有三分之一、大约6000多村民动迁,村民动迁到哪里,罗泾镇邮局的乡村邮路就跟到哪,不让一份报刊、一份信函因为动迁而找不到主人。邮局在获悉动迁信息后,都会主动跟村民联系,抄下动迁村民的新地址或临时过渡地址,及时把邮件送到新址。

  海红村有户村民,动迁后先搬到了宝山区一亲戚家过渡,过段时间又搬到另一亲戚家,随后在某化工厂家属宿舍借房住,最后才搬回罗泾镇新居,前后历时两年多,罗泾镇的投递员也先后为这户村民家改了四次投递地址。

  本报记者 沈敏岚 通讯员 胡诗云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