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超过百万,其中有狼疮肾炎的人超过半数。狼疮肾炎会引起血尿、蛋白尿迁延不愈还会导致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使得生活质量下降。传统的狼疮肾炎治疗方案是使用环磷酰胺联合激素,疾病的治疗缓解率可达到80%。但是,该方案的副作用比较明显,患者在获得疗效的同时会发生闭经、感染、脱发、白细胞减少等现象;更有部分患者对此方案不耐受、不敏感或产生依赖。
随着新药研发和药物临床试验的广泛开展,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在环磷酰胺以外来选择免疫抑制剂了。
吗替麦考酚酯是大家比较公认的治疗狼疮肾炎的新型免疫抑制剂,通过高度选择性地阻断淋巴细胞核苷酸合成,抑制免疫细胞的增殖和抗体生成。临床疗效与环磷酰胺相当,无论是早期的诱导缓解阶段,还是后期的维持治疗阶段,都可选择使用。吗替麦考酚酯突出的优点是副作用较其他免疫抑制剂小,无明显的肝肾毒性,白细胞减少较少见,安全性高。
环孢素A是移植领域第一个免疫抑制剂,在治疗狼疮肾炎的观察中发现它对其中的膜型病变有较好的疗效。该药的优点是骨髓抑制轻,但同时存在一定的肾毒性,用药过程中需检测药物的血浓度。
其他新研发的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他克莫司等也逐渐开始应用于狼疮肾炎的治疗,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可作为难治性狼疮肾炎的用药选择。
新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使现今对狼疮肾炎的发病机理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除肾内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沉积这一关键环节外,还有遗传背景、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因子、补体系统等因素参与构成狼疮肾炎的发病过程,这些环节为狼疮肾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利妥昔单抗是一种专门清除B淋巴细胞的生物制剂,能够在抗体生成这一环节上进行有效干预,开启了SLE靶向治疗的新时代。临床试验表明,它对环磷酰胺耐药的难治性狼疮肾炎仍能显示出大约50%的疗效,成为未来很有希望的新一代药物。此外,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的生物制剂如Abatacept也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将会给狼疮肾炎的治疗带来更加美好的前景。
新药的研发仍在进行,将来会有更多的药物生产出来供我们针对不同情况选择使用,使狼疮肾炎患者在康复之路上走得更稳健。
鲍春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科教授)
【科普活动】
由中华医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风湿病学临床医学中心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红斑狼疮学术会议将于5月23-2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届时,患者教育会、医学健康规划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将向患者与家属普及红斑狼疮的预防和保健知识,现场还有专家解答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并提供病友间交流的平台。因本次活动名额有限,欢迎拨打免费热线,索取邀请信,电话:800-820-8780(拨3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