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焦点
 第A104版:综合新闻
 第A1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106版:民生新闻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社会新闻
 第A109版:目击
 第A110版:法治视窗
 第A111版:声音
 第A112版:早间点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中国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国际新闻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文娱新闻
 第A20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05版:体育新闻
 第A206版:体育新闻
 第A207版:体育新闻
 第A208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康复
 第B12版:康健园·保健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升学指导
 第B15版:升学指导
 第B16版:拍卖指南
第B14版:升学指导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5月14日 星期

冷静对待幼升小“择校热”

马丹

  为给孩子挑所好小学,家长择校“跑断腿”。记者日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民办沪东外国语学校招生说明会上发现,时值幼儿园升小学的关键期,不少家长为了解各校情况,一周末要赶好几个场子,但不少家长盲目性较大,在挑选学校的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

  被称为“沪上民办教育元老”的沪东教育集团胡刚毅院长曾成立了沪上第一家民办学校,有几十年的办学经验。他一直以来倡导“让孩子快乐成长,全方位发展”。对目前幼升小“择校热”现象,胡刚毅为家长支招:别还没进小学,就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家长看学校除关心教育质量外,还应多问问学校的教学理念和特色,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

  误区   

  看校园大不大

  王先生家住在杨浦,他家所在的小区里就有一所公办小学,离他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可王先生却不想让儿子进这所小学。“因为小区里的小学规模太小了,一个年级只有2到3个班。各方面配置肯定更新慢,这样的教学质量能跟上吗?”王先生担心地说。为此,他已带着儿子跑了不少民办小学的招生说明会。“看过的学校规模都不小,但最近的离家也要半小时的路程。”王先生无奈地说:“以后,小孩上学是辛苦的,但作为家长也不想让他输在起跑线上。”

  专家建议

  学校的硬件条件固然重要,但是切忌不可忽略了软件的重要性。学校规模小,并不代表学校不具备好的教育资源,比如优秀的教师等。由于近年来本市基础教育实施均衡发展,小学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差距在缩小,而且各校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家长关键还是要看学校的文化氛围和教育环境是否符合孩子成长。

  误区   

  多考些证有用

  佳佳今年就要进小学,可才上幼儿园的她双休日却比大人还忙,在各兴趣班间“赶场”:英语、钢琴、舞蹈……佳佳的妈妈蔡女士告诉记者,让孩子小小年纪那么忙也是出于无奈。蔡女士说:“本来我们也是坚守阵地不让孩子参加任何兴趣班。可渐渐发现,女儿的玩伴都不见了。一问才知道,都去上课外兴趣班了。马上就要进小学了,考点证总归没坏处。而且,让孩子先接触接触英语、数学,孩子进小学适应能力会比较强。”据一些幼儿园教师介绍,越来越多的家长热衷于让学龄前儿童考各种技能证书,比较热门的有英语口语、乐器、书法、美术等。

  专家建议

  家长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丰富课外生活,但不该互相攀比,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了就过早地给孩子添加学习压力,否则就是拔苗助长,适得其反。家长应注意千万不要迷信“证书”。

  误区   

  学校功课太少

  张先生已经看了不少家附近的民办小学,为5月底全市小学统一报名做足功课。张先生说:“实地察看很重要,但向正在就读的学生家长咨询更能了解一些学校情况。”近日,他相中了一所知名民办学校的小学部,可在亲戚朋友间一了解,他却心里担心起来:一、二年级的学生几乎都没有回家作业,这个作业量是不是太少了?“我也不想孩子读书读太累,但是人家都在做练习你不做,不是就会落后吗?”

  专家建议

  作业少,并不代表教学的偷工减料。学校减少孩子的回家作业,肯定是在提高课堂效率上下了不少的工夫。同时,家长也应该改变“题海战术”这种错误的教学观念,孩子的课余生活不应只局限在课本里,应该有更多全面发展的空间。

  本报记者  马丹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