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8时30分,长寿路胶州路附近,一辆凯越轿车与一辆桑塔纳轿车发生轻微碰撞事故。两辆车没有报警,而是主动撤离到了路边。这一切,被巡逻路过的普陀交警一支队警长移少鸣看在眼里。
两位驾驶员的良好素质让他欣喜。但是5分钟过后,移少鸣还是接到了报警电话,原来,两位司机身边都没有带《上海市机动车互碰物损交通事故记录书》,只能打电话让交警送到现场。
“司机们至今没有自备《记录书》的习惯。”移少鸣告诉记者,处理事故至今,还没看到一位司机随身携带《记录书》,很多事故应撤未撤,就是因为双方没有《记录书》,没把握而不愿撤离,一直等到报警后交警把《记录书》送到现场才肯走。
移少鸣是普陀交警支队有名的事故快处能手,上海交警的轻微事故快速处置程序就是在他们这批一线交警的探索下逐渐成熟的。移少鸣透露,随着快撤、快处意识的普及,现在普陀区发生的轻微交通事故的自撤率已经达到了90%以上。不过,仍有一些人因为情绪失控和不熟悉法规,不能快速撤离现场。
上午8时50分,曹杨路近普雄路发生一起因变道引起的小客车和大货车的碰擦事故,物损在2000元以下,而且责任很明确,但货车司机就是不愿撤离,与小客车司机吵得“如火如荼”,一下占掉2条车道。
民警赶到现场后,货车司机依然不依不饶,直到警方按规定对其作出扣留车辆的处理才作罢。此时曹杨路上已经堵了10多分钟。
移少鸣告诉记者,这种事故引发的拥堵,如果发生在没有信号灯的小路口还好些,交警可以直接干预调整。如果发生在大路口,不按照信号灯直接干预调整车流,往往难度很大。
“在现有的道路资源情况下,自撤率90%还是远远不够。”普陀交警支队支队长周志亮告诉记者。他呼吁更多的驾驶员在文明驾车的基础上,备好《记录书》,学会自撤,不给道路添堵。
本报记者 潘高峰
通讯员 孙国富 曹斌
交警提醒:《上海市机动车互碰物损交通事故记录书》可以到上海交通安全网(www.shjtaq.com)上下载打印,随车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