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之旅”第5站看安亭花桥两镇经济发展“新融合”
昨晚9时,昆山花桥镇的李先生一回家,宝贝儿子就吵着要吃肯德基,于是父子俩开车到安亭老街饱餐一顿,为这一顿快餐不知不觉就穿越了两回省界。
本报“共建之旅”联合报道组今天来到上海边界行第5站——嘉定安亭镇,不时听说安亭与近邻昆山花桥之间从古至今亲密无间的小插曲。安亭老街“年纪”最大的严泗桥上,明代刻下的对联“十字水分两县界,百里市聚四方人” 至今清晰可见。“西大门”紧贴着“桥头堡”,边界对安亭和花桥来说,当年是买卖兴旺的商街,如今是共建共享的经济带。
功能错位
汽车城商务区各有重点
在不少地方,由于分属不同行政区划的两镇各有中心,边界两侧往往是最冷清的地带,可是安亭和花桥之间,边界线两旁却布满了两镇最重量级的经济园区。
上海的“西大门”安亭,正在全力建设亚洲一流的国际汽车城,无论是汽车贸易展示街、汽车博物馆、汽车会展中心,还是安亭新镇、汽车博览公园,全都“偏居”于镇西侧。
今年,集中了众多电子、轻工类台资企业的江苏花桥镇,也开始在紧邻安亭的曹安路旁,打造省级“花桥经济开发区”,逐步从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科技含量高、现代服务水平高的国际商务区方向转型,与安亭错位竞争。
管理对接
两地领导定期开碰头会
安亭与花桥,方言相同,人缘相亲,老街上跨出几步,就到了对方的地盘上。“远亲不如近邻”,据陪同的镇领导张红霞介绍,每年安亭镇与花桥镇的领导班子都定期开碰头会,互动交流。在创建国家卫生镇、全国文明村镇的过程中,两地政府通过精神文明共建,相互协调配合,“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而日常的外来人口管理、防治血吸虫病和计划生育工作,两镇相关部门的交流频率就更高了。交界线上的插花地,经过村之间友好协商,也都一一解决。
生活融合
边界手机漫游收市话费
老早在安亭老街上打个手机,一不留神就漫游了。去年江苏移动与上海移动携手,在安亭“国际汽车城”和花桥“国际商务城”5公里范围内,无论在哪里打手机都算市内电话。
尽管安亭与花桥也就一路之隔,可是花桥的商品房要比安亭便宜1000元/平方米,房型质量环境一点也不比上海的房子逊色,于是不少安亭镇的教师、公务员实实惠惠地把房子买到花桥去;而花桥经济条件好的市民却乐意到上海买房子,在安亭的别墅、高层商品房里,不少花桥人成了“新安亭人”。
如今,上海线路最长的轨道交通11号线的4个站点已在安亭加紧建设,花桥镇正努力把这条“嘉定生命线”延伸过去,在终点站“墨玉路站”后面,再添上一个“花桥站”。
本报记者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