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苏州名小吃“同得兴”面馆老板,亲自摘掉最后一家连锁店招牌。他说:“连锁经营如果遭遇‘连而不锁’的困境,不如缩回‘拳头’,为下一拳打得更加精彩做好准备。”这一举一言,在连锁经营、加盟经营的老字号中,引起不小的震动和不同程度的反思。
近年来,苏州不少名小吃店,纷纷开出连锁店和加盟店。名店开到家门口,无论是自己改善生活,或者是招待亲朋好友,都带来了方便,市民们自然拍手欢迎。然而,“连而不锁”、名实不符的状况却令人失望。
有一家以鲜美的“小笼”闻名遐迩而流传百年的老店,在不长的时间里陆续开出了好几十家连锁店,其中一家就在我们新村前面。开张伊始,听说优惠酬宾,我捷足先登,买了几笼回家。掀开一看,傻了眼,小笼馒头竟然塌如饼,虽然有些汁,但味道与这家百年老店总店相去甚远。以后还发现,它的许多连锁店,供应的小笼、汤面、馄饨等,和这里一样,质量都不如总店。
带着这个问题,我请教了行内朋友。他说,目前不少连锁店,加盟店,大多是向总店缴纳费用“买招牌”,虽然开店前接受过统一培训,但开店后,由于它们是独立核算、自负亏盈的,经营上有发挥的“自主空间”,而总店对它们往往缺少管理和监督。换言之,实际上是“连”而不“锁”。于是,就走样变味了。
我很赞赏同得兴老板的“连而不锁”休另开新店,“缩回拳头”打造好“旗舰”再谋发展的思路。要知道,光有“百年”品牌,光想多赚钞票,没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办不好新店的。有名无实的连锁店,逃脱不了关门打烊的命运,因为,消费者上当只上一次,第二次就“用脚来投票”——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