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看这一艘“李白下江陵”的乌篷船玉雕,在大师构思雕刻完成后,还经过了半年的打磨,才成就了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对于目前市面上大肆炒作和田籽料的现象,玉雕大师们认为和田玉不仅是一块玉石,更是文化和艺术的凝聚;如果把它当作艺术品来用心雕琢,那和田玉资源三辈子也用不完。
收藏爱好者时常为“只闻大师工,不见大师活”而烦恼。为了让沪上爱玉人有机会近距离观摩欣赏大师佳作,首次汇集了刘忠荣、于泾、吴德升、易少勇四位国家级玉雕大师十余年来的百件精华静安古玩特展,真让大家一次性过足了瘾。
都说“无格不成家”,在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后,四位大师都有自己鲜明的风格,他们的作品匠心独具、纳古出新、炉火纯青。刘忠荣是海派玉雕界领军型人物之一,勇于创造玉雕新造型,最拿手的就是线条的运用及丰富的层次;于泾则被称为玉雕“金状元”,最擅长“圆雕”工艺,造型逼真自然,细节一丝不苟,作品上没有一丝的火气;吴德升属于天才型的玉雕艺术家,思路海阔天空,技巧无孔不入,花鸟虫草、人物佛像、几何抽象,无一不精;易少勇,铭文大师,擅长以刀代笔,在玉牌上勾勒松竹梅,撰写各种书体,散溢出安闲淡雅的“文人”风格。 王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