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综合新闻
 第A104版:高考专版
 第A105版:高考专版
 第A106版:高考专版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目击
 第A109版:广告
 第A110版:广告
 第A111版:民生新闻
 第A112版:早间点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国际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国际新闻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文娱新闻
 第A204版:上海地产
 第A205版:奥运专版
 第A206版:体育新闻
 第A207版:体育新闻
 第A208版:体育新闻
 第A209版:广告
 第A210版:法治视窗
 第A211版:上海地产
 第A212版:投资理财
 第A213版:股市分析
 第A2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5版:公众服务
 第A2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周刊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
 第B11版:品茶
 第B12版: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8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周刊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7日 星期

黄梅将熟说“梅雨”

王演

  打开日历,就能看到今年6月11日(农历四月廿六)一页上标着“入梅”两字;而7月12日(五月廿八)标着“出梅”,预示着梅雨就要到了,共计32天。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淮河流域春末夏初时节的一种特殊的天气。此时黄梅成熟,因此也称“黄梅天”。在传统的历书上,将梅雨季节开始之日叫做“入梅”;结束之时叫做“出梅”(或叫“断梅”)。历书上注明的“入梅”和“出梅”日期,是历算家按照节气,配合我国古代干支纪日法推算出来的。这种编排是历史上形成的,叫“天文梅雨”,只是大致预测。

  实际梅雨叫“气象梅雨”,在阳历6月下旬至7月上、中旬。与上述“天文梅雨”有差别,有的年份还差别很大,而且地域不同差异更大。

  另外,即使是“气象梅雨”,也还是有“典型梅雨”(或称“正常梅雨”)和“迎梅雨”(也叫“早梅雨”)的区别。两者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开始时间的早迟、雨量的多寡等方面。我们通常所说的梅雨,是指“典型梅雨”,一般在阳历6月上旬“入梅”,7月上、中旬“出梅”。而“迎梅雨”则是指出现在典型梅雨之前5月的雨水,雨期2周左右,雨量也较“典型梅雨”少。5月份后期正是江淮一带麦子生长后期,长时间的低温连阴雨天气,容易导致小麦发生赤霉病。

  典型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雨水的主要来源。正常年份,其降水量约占该地区全年降水总量的30%,对农业有一定影响。但在有些年份,由于暖湿气团势力持强,锋面雨带北跳,进入华北平原,江淮地区出现“该雨不雨”,形成“干黄梅”。江淮地区由于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燥,形成干旱,影响农业生产。

  梅雨天天气总是阴雨绵绵,到处湿漉漉的,洗的衣服很长时间都干不了,各种东西都容易发霉,所以梅雨也被称为“霉雨”。梅雨天不但人感觉沉闷,心情不好,也容易感染疾病。梅雨天受湿度增加、气压较低影响,成为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真菌病等好发季节。大家要提前做好预防梅雨季节的“梅雨病”。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