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1版:头版
 第A102版:要闻
 第A103版:综合新闻
 第A104版:高考专版
 第A105版:高考专版
 第A106版:高考专版
 第A107版:社会新闻
 第A108版:目击
 第A109版:广告
 第A110版:广告
 第A111版:民生新闻
 第A112版:早间点击
 第A113版:中国新闻
 第A114版:国际新闻
 第A115版:国际新闻
 第A116版:国际新闻
 第A201版:文娱新闻
 第A202版:文娱新闻
 第A203版:文娱新闻
 第A204版:上海地产
 第A205版:奥运专版
 第A206版:体育新闻
 第A207版:体育新闻
 第A208版:体育新闻
 第A209版:广告
 第A210版:法治视窗
 第A211版:上海地产
 第A212版:投资理财
 第A213版:股市分析
 第A2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15版:公众服务
 第A2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生活之友周刊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夜光杯·连载
 第B08版:夜光杯·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
 第B11版:品茶
 第B12版: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7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8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19版:上海地产·广告
 第B20版:广告
第B06版:夜光杯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7日 星期

删除“高帽子”

闻立

  今年初,我跳槽至一家美国独资企业任行政部主管,其中有一项工作就是负责公司每月的生产经营业绩总结。月末的下午,我按照我以前的思维惯例,在键盘上敲出了一份月度总结,自认为“可以”后,便发邮件给总经理费勒先生。

  一会儿,费勒先生打电话要我到他那儿。我推开总经理办公室门,走到费勒先生的对面。费勒先生看到我来了,就招手示意,要我站在他的电脑面前。我立即走到他的身后,一看屏幕,上面正挂着我草拟的月度总结。我不知道他要向我指出点什么。费勒先生先是瞥了我一眼,然后托着腮皱着眉心指着屏幕上的我的措词“在总经理的正确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员工的齐心努力下……”这些开场白问道:“亲爱的闻先生,我想请问一下,我是怎么正确领导你的,各部门是怎样相互支持你的,员工是怎样齐心努力的,您能举些具体的例子告诉我吗?”我顿时面红耳赤哑然,因为这是我在以前的公司写工作总结时所惯用的客套话,少说也写了10多年了吧。要知道,对于我以前所任职的那些公司来说,这些客套话似乎非要写上的,不写上好像丢了魂似的,这几乎成了一种“清规戒律”,谁也不会、也不愿意删除。

  也许费勒先生看出了我窘态,耸了耸肩膀笑了笑说道:“NO,NO,亲爱的闻先生,这些美妙动听的恭维话,我可没有兴趣看,也没有兴趣听,记住,以后这些话,你不要再写上了,你只管开门见山地列出这个月我们公司的生产经营指标完成了多少,达到年度计划的百分之几,如果完成了,说明这个月公司的工作方针是正确的,如果没有完成,那就说明公司的工作方针有问题,就要从我开始往下调查原因。至于各部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也要用数据说话,这样很容易看懂。作为总经理的我,和您一样,是为公司服务的员工,只管做我总经理所应该做的工作,至于部门长官,当然是做部门长官应该做的工作,每个员工做每个员工应该做的工作,彼此都要相互支持帮助的,用你们中国话来说,就是同舟共济嘛。”

  我无言以答,苦笑地看着费勒先生将我所写的月度总结里的客套话一一删除了。删除了这些“高帽子”语言,我似乎有很多由此及彼的感悟……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