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防治,先过认知不足这道“坎” 乐悦欢 |
|
让更多的女性正确认识乳腺癌,让患者找到真正适合的医治方案和康复之路,不再盲目恐慌与畏惧,通俗扼要、切中要害的防治常识永远不过时。 认知不足延误治疗良机 中国女性的乳腺癌早诊早治意识不足,主动进行乳腺检查的比例普遍偏低;患者对先进的乳腺癌治疗方案认识有限,但普遍表现出对治疗方法的认知渴望。对高危因素的认知不足很可能导致已经处于乳腺癌威胁的人群错失最佳的治疗时间。 多种医治手段提升疗效 乳腺癌有多种治疗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外科治疗、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随着医学的发展,新的乳腺癌治疗趋势同时关注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质量。这点可以从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在减少癌症复发和减轻患者痛苦上不断突破得到证明,其中的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因为其在降低复发风险方面的疗效和耐受性,被国际最新的乳腺癌治疗指南列为推荐治疗策略之一。 绿色环保理念呵护女性 在现代医学水平可及的前提下,尽一切努力为乳腺癌患者保乳房、保腋窝、保卵巢,成为现实,既免除形象和生理缺陷,又保护正常器官功能。 “知己知彼”方能早诊早治 了解高危因素是提高女性乳腺癌危机意识并且保证早诊早治的关键。这些高危因素包括月经初潮较早、绝经较晚、长期服用雌激素、不育或晚育、生活压力大,甚至高脂饮食和肥胖都是潜在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家族中有乳腺癌患者以及一侧乳腺癌的患者,她们罹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正常女性高数倍甚至数十倍。因此,早期诊断对高危人群尤为重要,建议高危者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接受每6~12个月一次的乳腺临床体检和每年1次的乳腺钼靶X线检查及乳腺超声检查,必要时可增加乳腺MRI检查。而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年轻高危女性要提早进入筛查,这是由于年轻女性的乳腺腺体密致,超声的诊断价值可能优于钼靶摄片。正确认识危险因素,规避患癌风险,才能达到有效预防和早期发现乳腺癌。 目前,患者对治疗方案了解的平均水平与当前先进治疗手段之间存在代沟。大部分的患者和公众只知道手术和化疗。而对治疗方法的恐惧很可能使患者产生讳疾忌医的心理,从而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事实上,大部分早期乳腺癌可以通过保乳手术辅助内分泌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法达到显著的疗效并且使患者经受较轻的治疗痛苦。对这些先进并对生理、心理危害较小的治疗方法的了解,有利于建立患者治疗信心,坚持规范治疗。 患者间交流的信息存在误导,这与患者对治疗知识的缺乏和治疗趋势的不科学理解有关。这种现状不利于患者持续接受并配合正确的治疗方案。患者对疾病特别是对治疗方法的科学理解,有利于减少恐惧,增强配合治疗的主动性,促进患者之间有效的相互影响,形成良性的治疗循环。 乳腺癌治疗的开始阶段,医生常常在患者可以耐受的前提下,推荐效力较强的治疗方案,如含紫杉类的化疗方案更多应用于淋巴结阳性的患者中,第三代芳香化酶抑制剂也常规应用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使复发风险降到最低。 乳腺癌从诊断到手术后出院,往往只需2~4周,但是整个乳腺癌的治疗远未结束。不同的辅助治疗方法需要不同的治疗周期。如果应用内分泌治疗,完整的治疗需要五年甚至更长,正是这种长期性给予患者更温和以及更持久的保护,降低了癌症复发和癌细胞转移的危险,减少治疗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因而,充分合理的随访、听从医生指导、保证充足的治疗时间是提高术后综合疗效的重要因素。 可见,乳腺癌并非不可治愈。早诊早治、科学规范地运用综合治疗是控制乳腺癌疾病肆虐、捍卫女性乳腺健康的根本。 乐悦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