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5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最该为溃败埋单
舆论对中国足协的批评声不绝于耳
王亦君


  结束了本届亚洲杯旅程,中国队回到北京后已解散。教练组还在做总结,而来自舆论的批评、反思乃至炮轰已不绝于耳。值得注意的是,炮轰的火力大多开始集中在中国足协决策层,而对球员、主教练朱广沪的批评声中倒还带有些温情。

  这也好理解,输一两回、三四次可以怪队员、骂教练,输的次数多了,而且还总是输得很窝囊,人们自然要追问输球背后的深层原因。

  “名嘴”白岩松发话了:“把所有的指责都抛给朱广沪是不公平的,而且是放过真正‘犯罪嫌疑人’的弱智举动。该辞职的不仅仅是朱广沪,还应当有另外的人。只有另外的人辞职,中国足球才可能真正反思成功,否则,反思只是一次走过场。”

  自称“退出江湖已有两年了”的“名笔”毕熙东也实在憋不住了,年近六旬,“炮筒子”脾气一丝未变。洋洋7000余字,文章题目就触目惊心:《中国足球何以难逃宿命  谁最该为溃败负责》。对谢亚龙引用抗日名将吉鸿昌将军的诗、提出“责任体系”的概念,文中直抒不解;在“三个没有”中,文章更是直指中国足协没有长远规划、没有风格设计、没有良知。

  说到对中国足球、中国足协的批评,不得不提到新中国第一代体育记者、也是最早从事足球报道的老记者黄河。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黄河曾写过一篇非常犀利的批评文章,指出:球队老输球,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套办法不灵,这个班子不行。现在听来,也许会觉得这句话分量一般,但别忘了,这是在20年前说过的话,当时的足球舆论、体育舆论环境远不同现在。

  前不久,一向乐观健朗、善良可爱的黄河仙逝了,享年77岁。然而,他对国足的“办法不灵,班子不行”批评的声音犹在耳边。

  驻京记者 王亦君 

  (本报北京今日电)

  评论 070723110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