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房”风险不可不防 梁思奇 |
统计表明,如今众多中小城市的房价也出现快速飙升。一些房价上涨迅速的地方,“炒房”是一个重要的助推器,而“炒房”风险却仍然未被充分认识。 去年下半年起,北海市外地人购房数量异常增多。今年1~6月份外地人购房比例为59.3%,6月份达到67.9%。与此同时,房价也“水涨船高”,新建商品住房每平方米从1800多元升到2000多元,部分楼盘超过3000元。业内人透露,购房者中,不少外来人员动辄购买十几套甚至几十套住房,短期炒作的痕迹十分明显。 跟风者不能不警惕其中的风险:当一个城市大部分住房变成炒作牟利的对象时,价格偏离价值,“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停住,接盘者将得不偿失,甚至损失惨重;如果通过银行按揭贷款,银行随时可能成为负资产的“埋单人”。 与大城市相比,中小城市房价飙升将带来更多问题:相比之下,中小城市经济总量小,大量住房落到炒家手里,等于被资本“绑架”,造成真正购房入住者望而却步;同时,中小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往往落实得更不到位,与当地居民收入脱节的房价使他们望房兴叹,成为市场失范的受害者,影响社会和谐。 炒房往往与未建先售、捂盘惜售、发布虚假信息等违规行为相伴而生,特别是一些中介公司违反规定,囤房吃“差价”,充当“炒房”先手,应通过严格监管予以规范和打击。政府要加快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尽快真正让低收入人群“居者有其屋”。 新华社记者 梁思奇 (据新华社南宁7月22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