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焦 点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特别报道5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法治视窗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广告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 · 养生
 第B11版:康健园 · 保健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7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份民间方案出炉, 教育部表示会考虑采纳民间建议
高考改革可能有多个备选方案


  北京晨报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日前,国内首份由民间高考研究专家推出的、具有完整框架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炉。“教育部会充分考虑采纳民间的建议。”教育部新闻发言人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提速高考改革的条件已经成熟。”领衔这份高考制度改革方案的知名专家、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杨东平表示,期待用这种“自下而上”的方式呼吁政府部门推进高考改革。

  这份新方案为高考考试及招生制度改革提出“新十条”建议,其中包括高考考试科目多轨化、允许社会考试取代部分科目的高考成绩等。该方案研究者提出,高考改革的目标模式是,以全国统一的学业能力水平考试为主,辅之以高中成绩、高中课外综合表现的多元入学评价;高校确定录取标准,进行加试和面试后自主录取。其基本模式是“基础资格考试+高校自主录取”。

  为改变“一考定终身”的问题,杨东平建议,应增加高考次数的改革,首先强化春季高考,增加高校的数量和提高招生层次,使之成为与夏季高考同样规格和分量的考试,使学生获得两次高考机会。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