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的钟声 钱汉东 |
| ||
|
■ 钱汉东 费城是美国的“古都”,美国独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首都就在费城,1800年才迁都华盛顿。 从纽约坐巴士两个小时就到费城。走进费城,站在富兰克林的纪念碑下,我的心情有点激动。富兰克林既是一位才华横溢著述甚丰的作家,又是一位拥有许多专利权的发明家,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我读过这位先哲的书,与他对话是我的梦想。 费城,到处散发出历史文化气息。横贯广场的大道上,每一根灯柱上都挂着林肯的像,这平添了费城的历史氛围。费城的建筑方方正正,造型单一,色彩单调,缺少个性,给人以朴实无华的感觉。费城的马路也是方格形的布局,平坦,笔直,宽阔,人行道全部用红砖铺成,整个城市显得整洁而又大气。 市中心,有一个不大的长方形的广场,因正在维修,拦去了近一半的面积。独立宫是两层的红砖楼房附带钟楼,正厅前有开国元勋华盛顿的全身铜像,与真人大小相似,规模不算大,四周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和艳丽的鲜花。独立宫前大草坪旁,有不少游人前来凭吊开国元勋华盛顿。一群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独立宫,年轻的男教师慷慨激昂地向学子们讲述华盛顿革命的故事。首任总统华盛顿曾就任大陆军总司令,他把一支组织松散、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给养匮乏,由地方民军组成的队伍整编成为一支能与英军正面抗衡的正规军,击败英军,取得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他当了两任总统后,自动下野,成为平民,为后世作出了榜样。 在费城独立宫的对面,是自由钟博物馆,自由钟的钟声宣告了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历史翻回到1776年7月4日,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那天,群情激昂的费城市民在听到自由钟敲响后,从四面八方聚集到钟楼前,听哲人富兰克林在这里庄严地宣读《独立宣言》,《独立宣言》所体现的原则一直在全世界广为传诵。美国的改革家们,不论是为了废除奴隶制,禁止种族隔离或是要提高妇女的权利,都会向公众提到“人人生而平等”。如今展室内按原样保留着当时的会议室、法庭等设施。 参观自由钟的人在那里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初见自由钟时,让人傻眼,那钟才一米高,还是一口残身破钟!从下到上一条长长的锯齿形裂缝,非常刺眼,且已无法修复。然而,正是这样的残缺,更激发起美国人民对它的珍惜和崇敬,把它作为美国文化的象征。 据史料称,“钟”可能起源于中国的黄帝时代,《诗经》云:“鼓钟于宫,声闻于外”。我国汉代已有“天明击鼓催人起,入夜鸣钟催人息”的晨鼓暮钟制度。唐人王勃云:“钟鸣鼎食之家。”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那时起,寒山寺的钟就闻名中外了,而北京的永乐大钟更是传世之宝。“自由钟”在古老的中国大钟面前,也许算不上什么,但它却让美国的自由精神响彻云霄。 伫立于自由钟前,我遐思无限。费城是独立运动的发祥地,美国立国的许多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在先贤们看来“过激民主”与“暴民政治”其实只有一步之遥。在理解适度民主和过激民主上,只要看看同时期的美国革命与法国革命,就很清楚了。今天我们读法国革命历史,会看到革命付出了民众暴乱的血腥代价,那是一个真正的灾难。美国先贤们站在民众利益的基础上,追寻 “共和梦”。他们相信自己的立场更符合大多数人的长远利益,寻求了一个平衡点,既不绝对依赖民众,也反对过分依赖精英和过分信赖富人,这正是费城制宪者们的道德自信。 翻开一部两百多年前的宪法,里面没有什么华丽的词汇,没有呆板的说教,简简单单,明明白白,却成了美国的立国之本,让人不得不惊叹!在美国,立国先贤们如彗星般划过两百年的夜空,但费城的钟声,依旧在苍穹中回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