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角斗场 李动 |
■ 李动 站在古罗马角斗场脚下,有种震撼的感觉。凝望着气势宏伟的古建筑,心里不断地发问:这就是两千年前的建筑?简直是不可思议。是的,这就是建于公元70至82年的罗马建筑古迹。我怀着虔诚的心情绕着这座50多米高、直径500多米的外墙仔细地端详欣赏。 骄阳下不断涌来的参观者秩序井然地排队鱼贯而入,我们“随波逐流”地进入了庞然大物,一口气来到最高一层,鸟瞰下去,古建筑更为气势非凡,雄伟壮观,令人望而惊叹。虽然如今只有点点如蚁的游人在残垣断壁处参观探幽,寂静无声。但我仿佛透过历史的烟尘,看到了当年这里曾容纳5万名观众,尤其是坐在低层的奴隶主贵族和罗马军人看奴隶与野兽生死搏斗的惊险场面,听到了他们震天动地的呼喊声,回荡天宇,久久不绝。纵横驰骋,所向披靡,横扫整个亚平宁半岛,给号称“世界的征服者”的罗马军队以致命的打击。 虽然两千年过去了,但角斗场内部装饰的痕迹还依稀可辨,大理石镶砌的台阶,花纹雕琢,十分考究。剧场底层还有地下室和供角斗士逗留的房间,以及安置被杀伤的竞技者的地方,甚至还装着关野兽的笼子,谁能相信眼前这一切竟是两千年前的旧尘往事,仿佛就在昨天。 据史料记载:罗马大角斗场除巨大的规模外,更让人惊叹的地方是两千年前的建筑师就掌握了如此先进的技术,其最大的成就可谓是立柱与拱券的运用。拱券是用砖石材料,利用力学的原理建成,一种跨空载重结构,它不仅减轻了整个建筑的重量,而且使之有一种动态和向外延伸的感觉,这种建筑形式对后代影响巨大,至今建筑界仍在借鉴。 当我们步出这个世界奇迹时,炽热的骄阳已西坠了。如血的残阳将苍穹染得血红一片,滚滚的彤云恰似当年奴隶们厮杀血流成河的惨境。我们没有兴奋和狂呼,而是心里感到沉重和悲壮。联想到今天,虽然没有了手持匕首的短兵相接,但导弹大炮高空投掷却比当年的零距离厮杀更残暴。但愿人类发展到高度文明的今天,放弃暴力,和平相处,共同努力,让导弹、核武器和一切杀伤性武器都像角斗场遗迹一样成为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