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滩滨水区概念设计方案今天开始评审
南京路步行街有望“伸”到外滩

晏秋秋


  防汛墙将不再是市民欣赏外滩水景的“屏障”;“井”字形通道建成后,南京路步行街有望延伸到外滩;有重大庆典,外滩可设立看台……今天上午,外滩滨水区概念设计方案评审会召开,10家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围绕“未来外滩什么样”的概念主题,展开激烈竞争。外滩滨水区城市设计和综合改造将按照“百年大计”的要求规划设计,力争在2010年世博会前完工。

  亮点一:亲水

  上世纪90年代防汛墙改造以来,外滩滨水区的功能、设施与城市景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历史上的外滩本是“亲水平台”,但防汛墙“千年一遇”的标准高度,阻隔了市民观景的视线。评审会上不少设计单位建议:外滩应尊重历史文脉,让市民拥有更开阔的观景角度。原则上,防汛墙要保留,墙顶可设计成公共活动和观景平台;也有人建议外滩采用“升降式”防汛墙,在滨水区域留下“插槽”,平时是亲水平台,汛期到来立即“升起”成为防汛墙。

  亮点二:亲民

  组织外滩滨水区的道路交通,是各大设计单位竞争的又一“战场”。中山东一路是外滩滨水区南北交通干道。招标书透露,在规划建设外滩地道后,中山东一路地面车行道将为双向4车道,两侧设有停车带。

  有专家建议:“井”字形通道建成后,可将南京路步行街延伸到外滩,让百姓从繁忙商街悠然漫步至外滩。跨越中山东一路的步行方式有三种:地面穿越、高架人行天桥穿越、地下通道穿越。

  亮点三:亲绿

  在外滩滨水区概念设计中,各方观点不一,有的提出“谦逊外滩”,有的则以“外滩,走向城市沙龙”为主题。有设计单位提出:北京路以北、外白渡桥以南处,地下可建大型停车库,地上以大面积的公园绿化与苏州河绿化廊道相接,在有重要宾客参观上海而入住将要建成的半岛酒店时,可在此降落直升飞机。

  还有设计单位指出,必须改变外滩过境车辆带来的混杂局面,建议将中山东一路降级为“区域级支路”,除公交车外,其他车辆在南侧新开河路附近,全部引入地下,与延安路的联系也引入地下,北侧,地下交通网络延续到四川路支干道,最大限度减少外滩车辆通行。

  截至记者发稿时,评审会仍在进行中。按计划,会议将持续两天,经过相关专家评审,最终确定3至4家入围参加深化设计阶段的工作,预计整个征集工作将在年底前结束。

  首席记者 晏秋秋

  【相关链接】

  本次国际方案征集的规划范围为外滩滨江区域,北起苏州河口,西至中山东一路、中山东二路西侧建筑界面,南至十六铺客运中心北侧边界,东至黄浦江岸线,总用地面积约15公顷。 

  评论 070724101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