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宝贵资源应合理开发利用
今夏动画片劲吹怀旧风

周铭

  ■ 《变形金刚》
  ■ 《宝葫芦的秘密》
  ■ 《哆啦A梦》

  进入暑期档已经差不多一个月了,电影市场可谓热闹非凡,7月大唱主角的是动画片,除了《变形金刚》横扫银幕之外,7月初上映的《宝葫芦的秘密》,现在最新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都有很不错的票房表现。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观众缘、能够在电影市场上有所表现的动画片都不是全新作品,而是重拍片,或者由电视片翻拍的影院片。

  老题材大显神威

  《变形金刚》《宝葫芦的秘密》《哆啦A梦》代表着目前世界动画的三种主流,目前已经在上海联和院线取得2500万元票房的《变形金刚》代表着好莱坞动画大片。和之前上映的《忍者神龟》一样,电视动画片诞生于1983年的它有20余年的历史,有着一批忠实的粉丝,影片上映唤起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而目前在上海地区有着255万元票房的真人动画片《宝葫芦的秘密》作为本土动画的代表,历史更加悠久,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张天翼的童话就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巅峰之作,宝葫芦已经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童话形象。这次上映,有很多成年观众带着自己的孩子去追寻童年的回忆。

  日本动漫也是世界动画主流之一,《哆啦A梦》是其中的代表,憨态可掬的哆啦A梦也是日本动画史上一个常青的经典形象。诞生于1969年12月1日的“机器猫”哆啦A梦最初出现在一本名叫《小学一年级》的月刊杂志上,然后一发而不可收。在日本国内,《机器猫》单行本发行量竟达到1亿册,成为日本发行量最多的畅销书。1991年引进我国后很快得到中国观众的喜爱,积累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此次在上海上映仅三天就有了近70万元的票房,势头很不错。

  新题材无人关注

  与此老动画热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新创作的动画片遭到冷遇。《勇士》持续放映一个月,在上海刚到50万元票房。去年上映的《魔比斯环》不仅票房不佳,口碑更差。国产动画片如此,好莱坞全新创作的动画片也不全是票房灵药,《赛车总动员》《别惹蚂蚁》等都表现平平。现在的观众非常理智,有着自主的判断力和选择,对于缺乏新意的故事和一味用电脑技术堆砌起来的动画片有了免疫能力,除非有出众之处,否则不会盲目追捧。

  宝贵资源应重视

  老题材重新翻拍的优势十分明显,首先大家熟悉的艺术形象自一开始就积累了一定人气和观众基础,这是新题材所无法比拟的。同时,能够经过时间的考验,在观众心中保留下来的老题材自然有其过人之处。不是故事曲折动人,就是人物性格分明,有很大的二度创作余地和空间,再进行改编就能事半功倍。目前中国动画正陷入亦步亦趋的跟风中,现状十分尴尬。必须清醒地认清形势,对于历史悠久的中国来说,这方面资源原本就非常丰富,等于一座挖掘不尽的宝藏。只要合理开发,充分利用,中国动画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本报记者 周铭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