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水道盖板“哐当哐当”吵了4年
各方协同整改,仁德路城管盲区一项“兜圈子”的投诉今获解决
薛慧卿 庄从周

  ■ 施工人员上午开始修复一处雨水篦子 姜鹤丰 摄

    今天上午7时刚过,杨浦区仁德路67弄虹杨宾馆门口就来了一支施工队伍,开始整修下水道。 

  “反映了4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住在仁德路67弄的张老伯高兴地笑了。

  “哐当”声成睡眠杀手  

  虹杨宾馆的门口有一条下水道,上面安装了铁制的雨水篦子。几年前,由于其中一块被盗走,导致现在的雨水篦子被车辆挤压变形,一部分脱离了路面。只要车子开过,这里就会发出“哐当”声响。夜深人静的时候,这种噪声成了附近居民的“睡眠杀手”。

  “睡觉时只要想到这声音,怎么也睡不着。”就在本报夏令热线开通的第一天,张老伯拨通了“12319”城建热线。但这件投诉“兜”了一圈后,又回到了“12319”:接到投诉信息的房地局、市政局和水务局相继表示,该投诉内容并不在自己管辖范围。因为这里是街坊道路而不是城市道路,水务局和市政局都没有管辖权。房地局认为,小区物业应承担整修责任,但此处正好是3个小区的交界处,究竟由谁出这笔维修费难以落实。事实上,张老伯早在4年前就开始反映这一问题,都因这里是管理“盲区”而迟迟无法解决。

  “12319”热线协调各方 

  这是今年夏令热线接到的第一件“无头案”。为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昨天,“12319”热线协调水务局、市政局、房地局、五角场街道相关负责人和本报记者一起来到现场,以明确责任主体。了解相关情况后,街道工作人员表示,这种情况在城市管理中并不少见。尽管目前责任方还不明确,街道主动提出,可以先由他们“托底”解决老百姓的难题,今后再对政策管理上的盲区进行调整。各方最终商定,由五角场街道办事处先拿出整改方案,房地局表示将尽力协助整改下水道,水务局和市政局则提出了具体的修整措施。

  施工队上午开进现场 

  各方商定后,五角场街道市政科昨天下午迅速联系了施工队,傍晚,街道和施工队到现场踏勘,定下施工方案。今天一早,施工队就来到了现场,预计一周内将全部完工。就这样,今年夏令热线首起“无头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但是,城市管理的“盲区”依然存在。有关人士指出,由于体制、机制和法制方面的原因,城市管理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盲区”,客观上造成一些具体问题难以落实。如拆除违章建筑,规划部门、房地部门、城管部门都有关系,但单独一个部门又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此外,处于区与区交界处的道路问题往往也难找责任主体。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都跨前一步,把没人管的“孩子”抱过来,才能让那些“飘”在空中的投诉尽快“落地”。

    本报记者 薛慧卿 志愿者 庄从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