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八一特刊
 第A18版:八一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文娱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深度报道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投资理财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晨,急着挂五官科医院专家门诊的患者遭遇黄牛,却发现——
50元买号“插队”不一定管用

许明 孙云

  ■ 五官科医院门诊大楼前排起长龙   许明 摄

    “50元钱,让你直接排到最前头!”昨天,市民李先生来电反映,五官科医院的专家门诊十分紧俏,清晨时分黄牛抢在门诊部保安上班前,向众多外地病人卖号,却不保证买了号的病人能挂到专家号。昨天和今天清晨,记者两次来到五官科医院,发现确实存在这一情况。

  读者经历

  没有挂号优先权

  几天前,李先生的朋友专程从安徽赶来上海五官科医院治疗眼疾,“坐了一个通宵的火车,清晨下车后直奔医院,门口已经有二三十人在排队了!”他的朋友有点泄气,担心当天看不到专家门诊,没想到几个黄牛却“热情”地主动上前询问病症、推荐专家,还说:“××专家啊,一个上午才看30人,50元卖你个位子,包你医院一开门就能看到专家!”

  但等到医院开门后,他们却发现付了50元并没有挂号优先权。

  记者暗访

  明目张胆卖位子

  “来看病?哪个专家?”今天清晨5时07分,记者刚到门诊部门前,十几个人蜂拥而上。冲出“包围圈”,记者走近门诊大楼外排队等候的三四十名患者,看到其中有几名是拎着大包小包的外地病人,也有本地市民,但是,守在前几个位子的看上去却很像是“职业排队者”。据了解,专家门诊费只要20.5元,但向黄牛买个号却要50元。

  5时37分,一个身着黑色T恤衫的男子将一名刚到这里的外地妇女径直带到队伍的最前头,并说:“就在这里等着,一开门就能挂上号!”而与此同时,坐在地上的“第一名”立即很默契地起身让位,他看上去像是个外来务工人员。随后,外地妇女心服口服地将50元钱交给了“黑T恤”。

  之后,记者看到,许多“人生地不熟”的外地病人在黄牛的花言巧语下买了号,不过一些排队的上海病人并未理睬他们。

  保安上岗

  黄牛立马全后撤

  6时07分,门诊大楼前出现保安的身影,黄牛似乎统一得到号令,一股脑儿全撤到了马路对面,只是搭讪晚来的病家,不再骚扰排队者。

  6时15分,排队的长龙已有数百米,保安们打开大门,在队伍的最前头拉起一根细绳,开始逐一放人。那些买了黄牛号的病人确实排在前面,先进了大厅。但是大厅里空无一人,病人挂专家号需要领取并填写挂号单,并在不同的窗口排队。因此很多外地来的病人虽然排在队伍前列先进入大厅,却因为摸不着头脑,不知程序,迷糊中反而被后来者抢在了前头。

  医院方面

  不要光顾“黑生意”

  7时32分,记者乘坐出租车离开医院时,司机主动攀谈起来:“挂号没挂上?来晚了?”原来,他对这样的情况早已司空见惯,说:“大医院几乎每天早上都有人排队挂号,有一次半夜12时,竟然还有客人要去医院排队挂号!原本可能还没什么大毛病,通宵排队说不定反而闹出大问题来!”

  大家都以为挂专家号很难,只好依靠黄牛,然而,事实未必如此。五官科医院有关人员称,每天上午和下午,一共有30多位各科专家接待门诊,一般能满足病人需求;高级门诊的专家虽然相对较少,但市民可通过上门或电话方式提前预约。他们希望,病人不要光顾黄牛生意,以免黄牛日益泛滥成灾。

  实习生 许明 本报记者 孙云

  评论 070724107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