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记不住你的名字 王栋生 |
教过的学生多了,经常看着过去的学生而叫不出姓名,很尴尬。同事说,年纪大了,免不了会这样的。我把这事告诉以前的一位学生。他说,没事的,就说本校毕业的,认识你的学生可能有三千人,你不可能记住所有学生的姓名;你是老师,只要学生能记住你的话就行了。 他说得对。学生能记住老师的教诲,就是对教师工作最有价值的肯定。 临近退休,我认为自己和学生的关系是比较淡的。老话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说要终身铭记教师的恩情。我认为,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不现实,也没有必要。师生亲如一家未必有益于教育。我看过一些青年教师死记硬背学生的生日,他们很想让学生在生日那天都能收到短信祝贺或是问候。我认为这样做可能多余。爱自己的学生,重要的是教会他们关注民生,培养仁爱之心。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培养公民,不要把学生培养成“自己的孩子”。学生和教师一旦突破师生界限,成了所谓的“一家人”,对学生来说可能是很大的损失。学生需要的是一位教师,可是如果他得到的是一位朋友,一位父亲或是一位母亲,一位哥哥或一位姐姐,那么他接受教育的形式是不完整的。 学生年轻,难免有跌跌撞撞的时候,教师需要有宽广的胸襟,但有些事我只能苛刻。我教过的学生中,有几位曾在考试中作弊,我至今无法忘记他们的姓名——而我是多么希望把他们忘记啊!然而没有办法,这也许是我无法逾越的一个障碍。我能容忍一名大学生的无知,但是无法容忍一名高中生作弊。那些同学为一己之私而敢于破坏公平公正,为个人虚荣损毁集体荣誉,不惜以身试法,这是对教师最大的伤害,是对教育的亵渎,也是缺乏自尊的表现。 所以,从教育的角度看,对基本伦理的尊重,对社会法则的尊重,对知识的尊重,对人的尊重,才是对教师教育的敬重。 按世俗的评价标准,我的一些学生成就可能不算高,他们是平凡的劳动者,本分的公民。他们通过诚实劳动,领取一份报酬,养活自己与家庭,他们善良而有爱心,不做有损于社会与他人的事。我因此而感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