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察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上海地产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5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求职
 第B20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21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食药监局副局长谢敏强说,饮食不能忽视细节——
海鲜务必烧熟 剩菜及时冷藏

皇甫萍


  盛夏高温季节来临,市民如何做到安全饮食呢?今天上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主管食品安全的副局长谢敏强来到本报“夏令热线”,接听市民来电咨询和投诉。他表示,通过连续几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本市食物中毒发生率已逐步下降。今年上半年,市食药监局共监督性抽检19635件样品,合格率为89.58%,同比升3.7%,食物中毒发生4起,同比降低33.3%,中毒138人,同比减少9.8%。但在夏令高温时节,食物中毒还是一个“坎”,要做到安全饮食,很多细小环节不能忽视。

  上海每年出梅以后,随着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加大,适合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人体此时的抗病能力相对较低,因此很容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传染病。谢敏强建议,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抓好防止污染、控制致病菌的繁殖和杀灭致病菌三个环节。

  首先,保质期辨仔细。市民在正规盒饭批准经营点购买盒饭,要看清楚时间标识,不买路边摊出售的自制熟肉、凉拌菜、豆制品,不吃过期的、无标识的、包装破损的食品,不买无冷藏条件的酸奶。

  其次,剩饭剩菜一定要及时冷藏。在高温高湿的夏季,未吃完的剩饭菜一定要在冰箱里及时冷藏保存,且最好用保鲜膜包好,以防交叉污染。

  另外,吃海鲜一定要烧熟煮透。夏天,海鲜上市,但吃的时候不能盲目图“鲜”。吃海鲜时,应该煮熟、炒熟或炸透后再吃,用开水焯、用醋拌和用酒醉的加工方法都是不安全的。

  谢敏强提醒市民,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已经开通了热线电话962727,欢迎市民咨询或举报。

  本报记者 皇甫萍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