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法治视察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上海地产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车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5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6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求职
 第B20版:求职·培训·移民
 第B21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22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4版:上海地产
    
2007年7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没有执法权 只能靠自觉
体检“走过场” 何时能改观

金恒 许明


   本报7月14日A4版刊发《体检卡,5元钱买个准入证?》一文后,引起了各方关注,不少市民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绝大多数人认为,体检卡长期给大家留下的印象是:“想游泳少不了,具体作用却看不到。”不少读者建议,要么取消体检卡,要么实行严格检查,不要再“走过场”。

  据了解,5元钱一张的体检卡,包含了2.5元保险费、2元体检费和0.5元工本费。其中2.5元的保额是人民币10万元,这笔钱由保险公司收取;2元的体检费则归各游泳场馆。然而,对于泳前体检来说,2元钱实在是杯水车薪。有关人士称:“安排一个拥有资质的医生天天坐镇游泳池,费用不低。”

  体检卡“走过场”由来已久,为何难以改观?据了解,每年入夏前,体育、卫生等部门都会召开游泳场馆夏季开放服务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全市400多家游泳场所进行夏季开放前的培训,并下发当年的体检合格证。但上海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有关人士坦言:“我们的职责范围只能是指导和督查。”由于没有执法权,体检是不是严格把关,只能依靠各场馆的自觉。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上海目前有《上海市游泳场所开放服务规定》《游泳安全须知》等相关规定,但是却缺乏卫生检查方面的法律法规。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如果问题确实存在,卫生监督部门拥有处罚权,但在实际操作中对游泳场馆约束力并不强。

  本报记者 金恒  实习生 许明

  评论 070725107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