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 广 告
    
2007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逸飞油画屡创新高

林山


  一幅名为《聚焦》的陈逸飞油画8月5日将在新组建的上海龙达拍卖行的首届艺术品拍卖会上付拍,这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陈逸飞油画行情的关注。

  《聚焦》(如图)取景在旧时官宦人家小姐的绣楼中。画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仕女,让人感到似曾相识。看得出,画家投入了不一般的感情,绘就了这幅佳作。有关行家评估,该幅油画的市场价可达千万元。

  回顾今年的艺术品春拍,陈逸飞现象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中国嘉德春拍会上,陈逸飞25岁时的成名巨作《黄河颂》吸引了各路买家。这幅长297厘米、宽143.5厘米的油画巨作创作于1972年,是陈逸飞早年成名作品中第一幅独立创作的巨幅宽银幕式油画。经过各路买家多轮反复争夺,《黄河颂》最终以4032万元的高价成交。此价不仅夺得陈逸飞本人油画作品的最高价,也创下了中国内地油画作品成交价的最高纪录,仅次于徐悲鸿的《放下你的鞭子》。据有关资料显示,《黄河颂》曾在199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亮过相,当时以128万港元成交,此次以4032万元拍出,比1995年的价格上涨了30多倍。

  陈逸飞是当代著名的油画家,196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上世纪60-70年代创作了《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1980年赴美国留学, 专注于中国题材油画的研究和创作。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1984年,陈逸飞以水乡周庄为素材创作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37幅作品,在纽约哈默画廊展出,画廊主人——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当年11月访华时,将这幅作品作为礼物送给了中国领导人邓小平,被各界传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在过去的十几年里, 陈逸飞的油画在佳士得、苏士比,以及纽约、中国香港等地拍卖活动中屡创佳绩。在1991年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中,陈逸飞的《浔阳遗韵》以137万港币创下中国油画卖价的最高纪录;陈逸飞作品在以后的拍卖中又屡次刷新了这个纪录,1997年他的《罂粟花》被佳士得拍至387万港元,令海内外藏家为之惊叹。在他英年早逝后的两年里, 陈逸飞的油画更是不断拍出新高:2005年,《大提琴少女》以550万元拍出;《晨曦中的水乡》在上海保利春拍上获价671万元;《布达拉宫》在浙江以825万元成交。2006年,陈逸飞的精心之作《玉堂春暖》在上海以1100万元成交,使得陈逸飞的油画作品突破了千万元大关。

  据专家介绍,拍卖市场上一般将陈逸飞油画分为“早期红色历史题材”“水乡题材”“仕女题材”和“西藏题材”等几大类。从成交记录可以看出,《黄河颂》属于“早期红色历史题材”,而且属代表作,因而拍出了高价。市场上对其油画最有兴趣的似乎是“仕女题材”,如历次创下拍卖纪录的《浔阳遗韵》《罂粟花》《玉堂春暖》乃至这次即将拍卖的《聚焦》都属“仕女题材”。有意思的是,最近上海的一场春拍中,有四张陈逸飞的油画有限印刷品上拍,这四张均属“仕女题材”,除一张《穿和服的女人》拍出了8.8万元外,其余三张均以3.3万元成交。从这里也可看出陈逸飞“仕女题材”的油画受欢迎的程度。   林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