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改名 林培 |
解放初,上海的市立小学统称国民学校。1951年初,上海市教育局报请市政府核准,自2月1日起,将全市国民学校“一律改称小学”。2月16日的《大公报》对此作了报道。 改称后,众多小学如何命名区分? “校名则以各校所在地行政区区名及路名为名,如在同一路上有一个以上小学者,另冠以数字区别之;中心小学冠区名不冠路名,立别同时废除。”(立别:指原学校名前冠以的国立、市立)例如,“原称上海市立蓬莱区朝宗国民学校,蓬莱区仓基国民学校,按新规定即应改称为上海市蓬莱区中华路第一小学与第二小学;原称上海市立第五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则改称上海市嵩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等是。” 另外,“工人夜校改称职工业余学校,一律冠以行政区名及数序。如原称上海市立第三十六工人夜校,改称上海市普陀区第二职工业余学校。市立补校及社教机关名称,亦经分别重行审定改称。至市立中学及工农学校如何改称,市教育局正在研究中。” 如今,这些曾经“统一化”的小学校名,改革开放后又“百花齐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