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公众服务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 · 饕餮四海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 广 告
    
2007年7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学改名

林培


  解放初,上海的市立小学统称国民学校。1951年初,上海市教育局报请市政府核准,自2月1日起,将全市国民学校“一律改称小学”。2月16日的《大公报》对此作了报道。

  改称后,众多小学如何命名区分?

  “校名则以各校所在地行政区区名及路名为名,如在同一路上有一个以上小学者,另冠以数字区别之;中心小学冠区名不冠路名,立别同时废除。”(立别:指原学校名前冠以的国立、市立)例如,“原称上海市立蓬莱区朝宗国民学校,蓬莱区仓基国民学校,按新规定即应改称为上海市蓬莱区中华路第一小学与第二小学;原称上海市立第五区第一中心国民学校,则改称上海市嵩山区第一中心小学等是。”

  另外,“工人夜校改称职工业余学校,一律冠以行政区名及数序。如原称上海市立第三十六工人夜校,改称上海市普陀区第二职工业余学校。市立补校及社教机关名称,亦经分别重行审定改称。至市立中学及工农学校如何改称,市教育局正在研究中。”

  如今,这些曾经“统一化”的小学校名,改革开放后又“百花齐放”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