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察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拍卖指南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广 告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第B15版: 时尚·心情主张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凉情热爱

刘运辉


  天热的时候总是让人向往凉快的物事:凉风、大冰块、游泳池、滑雪场。做人的矛盾可能就在这里,热的时候总是念着凉的好,而凉的时候呢,总是念着热的好:什么电热毯、壁炉、篝火晚会……中国有句俗话,当着瘸子别说短话,所以大热天的你不怎么会看到哪里会卖电热毯,哪个家庭再有情调也不会把壁炉点燃用用,更不会遇到什么篝火晚会。

  古人纳凉的办法很多,而记载下来的文人纳凉的一个办法就是喝酒:袁绍在河朔的时候,夏天开怀大饮,用这个方法来避暑,并号称为“河朔饮”。李少师与客人饮酒,暑天喜欢在临水的溪边,用荷叶做酒杯,斟满,不喝完就重饮,每天都喝得欢乐极了。而杨家的子弟,在三伏天把冰琢刻为山,放在酒宴上,喝酒到半醉的时候,彼此都会有寒冷的感觉。

  而我们记忆中的一个纳凉场景,类似于解放上海的电影中解放军进城睡大街两旁的画面一般,只不过这些人物不穿军装穿汗衫,没有那样严谨的秩序倒也没有到乱七八糟的地步,手上不是抱着一支枪而是拿着一把大蒲扇罢了。

  这样的场景现在不多见了,更很少看到有人拿着躺椅占位置的了。现在的大街两旁,除了汽车废气就是空调热气,身在这样的地方,不是纳凉,倒有点像蒸桑拿了。

  空调的普及当是对“纳凉”一词的一次“革命性”改变。尽管有的城市为了防暑开放防空洞给市民乘凉,有些超大型的城市广场的绿化也非常的不错,但如果移动到这样的地方要出几身臭汗的话,那还有多少人有闲情来纳凉呢?还不如躲在空调间里吧。

  纳凉总是有寻找凉爽的地方并因此而心悦清凉的意思,这更多的是一个发现并享受的过程。空调的凉爽并不是什么发现,那是一种制造。空调对于人类的知冷知暖并不需要与人类同步的心理与情绪,所以空调跟演员差不多,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一切不过是操纵在遥控器上面而已。当然你得有电,没有电是不行的。

  说到底,空调并不能完成人们心理上的纳凉的审美感受,那不过是商业性愉悦罢了。

  心静自然凉。这话可能对现代人更有意义。我们在大热天想办法让我们的眼睛凉下来,让鼻子凉下来,让嘴巴凉下来,让嗓子凉下来,这一切不过是一种前奏,那就是要让心情凉下来,如此的“凉情”会让我们对生活热爱得起来,用我们的热手热脚。这样,才不会手脚冰凉。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