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察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拍卖指南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广 告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补药之长绵黄芪

程超寰


  黄芪,原名黄耆,为著名的补益类中药。《本草纲目》释名曰:“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今俗通作黄芪。”在古代,黄芪以产于沁州绵上(在今山西省沁源县境)者为道地药材,因此在习惯上多称作“绵黄芪”。另据唐《日华子本草》:“黄芪药中补益,呼为羊肉。”在古人的医疗实践中,羊肉药食同源,历来被认为是一种上佳的滋补品,其作用甚至可与人参齐名。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谓:“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人参补气,羊肉补形。”黄芪被称作“羊肉”,可见其作为“药中补益”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黄芪主产于山西、甘肃、内蒙古及东北各省。功能补中益气、固表利水、托毒生肌。中医用以治疗表虚自汗的玉屏风散,治疗气虚下陷所致脱肛、子宫下垂的补中益气汤,治疗中风后遗症的补阳还五汤等,都是以黄芪作为主药的著名方剂。

  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记载了近代中医史上的一段轶事。这段轶事与一位名人有关,也与中药黄芪相关联。现转引如下:

  绍兴医学报载有胡适之者,以勤力用功过度,得消渴证,就治于京都协和医院。西医云,是糖尿证,不可为矣。胡君归,殊焦灼,盖因西医某素有名,信其言之必确也。其友谓可请中医一治。胡谓中医无科学系统,殊难信用。友曰,此证西医已束手,与其坐以待毙,曷必不屑一试也。胡勉从之。中医至,诊毕曰:“此易事也,可服黄耆汤,若不愈惟我是问。”胡服后,病竟霍然愈。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