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技监卫生部门联合执法 责令无证水站停止生产桶装水 薛慧卿 马佳鸣 |
本报讯(记者 薛慧卿 志愿者马佳鸣)本报前天报道了安顺路231弄一家水站用品牌水桶灌装现制现售水的行为后,引起读者广泛关注。昨天中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卫生局执法人员联合行动,现场查实该水站无证生产桶装水,相关部门已责令其停止生产桶装水。 昨天中午,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卫生局执法人员来到这家“活水源”水站时,只见狭小的空间内堆满了刚刚灌装的桶装水,一名女工正拿着电吹风在瓶口上封贴标签,标签上标明 “生产日期2007年7月27日”,比实际生产日期推迟了1天。水站内已没有记者暗访时看到的品牌水桶,但这批刚生产的桶装水统一贴上了“甘纯饮用纯水”的标签,没有生产地址,只标明了送水电话和“常帮甘纯饮用水服务社经销”的字样。执法人员还发现,该水站实际使用的水处理设备与墙上张贴的许可证上标明的水处理设备并不相符。 水站的经营者朱先生承认,自己知道水站不能生产桶装水,但现制现售水的量太小了,因此悄悄生产起了桶装水。 现制现售水是一种通过水处理设备当场制水并直接散装出售的饮用水。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现制现售水只能由居民自带盛器到水站或自动售水机买水。现制现售水站若想生产桶装饮用水,则必须向质量技监部门申请食品卫生许可。事实上,本市桶装水生产企业的“门槛”并不低,一家正规的桶装水生产企业必须设置水处理车间、灌装车间、成品车间、原辅料车间等区域,工厂面积最起码在三四百平方米。目前的现制现售水站很难达到这一卫生标准。 此外,卫生专家指出,现制现售水是通过水处理技术,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和改善水质,并不具有任何治疗疾病或保健的功能。现制现售水应煮沸后饮用,不宜直接饮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