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州多家医学院校招生遇冷,就业难、工作辛苦、社会认可度低使医生职业备受冷落—— 八成多医生子女不愿从医 |
|
医科学生 求学、就业步步难行 来自湖北的王春(化名)2000年考入武汉一所著名的医科大学学习临床医学专业,她至今还记得镇上亲朋好友们的羡慕和赞美:“以后留在大城市大医院工作,拿手术刀的,一辈子都不用愁了。” 然而,辛辛苦苦念了5年,毕业时,严峻的就业形势却摆在面前。“我们班当时30多个人,离毕业不到3个月,签了单位的还不到10个人。” 经过多番努力,王春终于跟深圳关外某区的妇幼保健院签了合约,成为了一名“住院医师”,她被分在产科,一天24小时,孕妇稍有动静她都得随时到位。“想休息?我们根本没有双休日,每周只能在星期天下午休息半天,到了这半天,我什么都不想干了,只想睡觉。” 这样的日子过了一年半,王春觉得自己再也熬不下去了。“又忙又累不说,精神压力还特别大。现在医患关系太紧张,三天两头就有病人上医院闹、上法院告,还有打人的。我甚至梦到过自己出了错,被病人家属追打。” 最近,王春考取了营养师职业资格证书,跳槽到一家私立幼儿园做营养师。 住院医师 跳槽当了医药代表 吴先生30多岁,现在是一家世界知名外资药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他父母都是一辈子当医生,兄弟姐妹也全都是医务工作者,所以填报大学志愿时顺理成章就读了医科。然而,才当了两年医生,他就开始无法忍受了:“病人根本不相信我们这种连头发都没白的医生,每天在门诊坐冷板凳,要熬到有出头之日,感觉遥遥无期。” 于是他跳槽到药企当起了医药代表:“医药代表拿的是现钱,业务量大就提成多、奖金多;而医生生涯则势必是一条缓慢爬升的曲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熬完这一漫长的过程。” 调查发现 不愿从医有四大理由 在现实中,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这位医生所抱怨的一切并非无中生有,而这些因素也正是当今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当医生的原因。 ● 工作强度大 医科生刚进入医院,无论学历是硕士还是博士,都必须经历三年甚至更长的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这个过程中他们必须做最基层的工作,每天一早回医院写病例、开检查单、跟主任查房、记录、整理记录、跟进病人事无巨细的一切变化和要求。很多住院医生告诉记者,他们的工作周期不仅是十几、二十小时,有时碰上重病号、大抢救、大手术,常常是几天几夜连续作战。主任做完手术可以回家休息了,他们还得守着病人。不仅如此,再轮科三年后,一些住院医生还要面临总住院制,也就是一年365天几乎每天都要呆在医院。 ● 待遇偏低 据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领导透露,目前住院医生前三年的普遍收入每月是2000元左右,扣除了各种保险金,真正拿到的只有1000多元,而且如今医院大多不提供宿舍,租房还得另外自己掏钱。此外,由于医学生就业紧张,一些医院甚至不给医生编制,他们的档案挂靠在人才市场。 ● 晋升压力大 当医生要有出头之日就必须要晋升到高职称,起码要副高以上。而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医学界的晋升考试淘汰率高达40%,要经历激烈的竞争才能达到理想的目标。不仅如此,按照国家的规定,医生每2年还必须参加一次专业知识考试,因此,医生从业后还必须面对无休止的进修、学习、考试。 ● 医患关系紧张,从业风险高,社会认可度低 徐医生的父亲也是医生,“我记得父亲那个年代的医生和病人感情都很好,我们家就经常堆着感恩的病人从乡下特地带来的特产,虽然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但医生和病人之间的那份和谐和情谊,也正是吸引我入行的原因。”然而,让徐医生失望的是,自他入行后,医患关系全都变味了。 患者维权 动不动就做事故鉴定 “医生真的不能当,累啊,值24小时班,要接病人,写病历,做各种穿刺检查,开检查单,联系工人搬运病人,落实各种检查结果,要耐心给病人及其家属解释病情,抢救病人,次日还要查房,写抢救记录,重复上一天的活,常常不止24小时班,常常是36小时。谁来可怜我们,吃得比猪还差,睡眠比鸡还少,干得比牛还累,拿得比民工还少……”这是网络上一名年轻的住院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描述,他的抱怨得到了无数同道的跟帖声援。 广州市某省级大型三甲医院骨科一名姓王的医生告诉记者,现在患者们的维权意识都特别强,动不动就做医疗事故鉴定。王医生表示,只要背上了一宗医疗事故,哪怕没有败诉,医生评职称晋级等希望都会大打折扣甚至化为泡影。而且,由于不少患者把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归咎于医生,医生经常成为媒体、老百姓批判的焦点,所以医生的社会认可度和自我认可度现在都比较低,“以前觉得当医生很光荣,现在我都不是很好意思开口告诉别人我是医生。” 广州日报供稿 生源不足,降分录取,还是生源不足!今年,广州地区多家高等医学院校的招生情况普遍遇冷:南方医科大学理科生源较充足,但文科生源缺额比较大;广州中医药大学则是文理科都出现了生源不足的状况。 医生,曾几何时是崇高的代名词,更是无数年轻人向往的职业。然而记者经过连日来的深入采访后发现,如今对自己所从事职业持怀疑、否定态度的医生不少:“当医生,就业难,风险高,劳动强度大,晋升竞争激烈,淘汰率高……” 这是当前很多医生,尤其是低年资住院医生对自己工作的描述。而在近年来中国医师协会做过的两次调查中,八成以上的医生子女不愿意做医生! 专家指出,当前弥漫在医生队伍中的消极情绪有着深层次的原因,但如果长期得不到扭转的话,势必严重影响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导致整体医疗水平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