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水亭”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世博会入口处亮相 水幕来做墙 遇人会分开 卜晓明 |
|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7月10日宣布,该校建筑工程人员设计出一种交互式建筑——“数字水亭”。“水亭”的墙体和屋顶均为数字控制的水幕,水幕可按预设程序显示图像和文字,也可为穿“墙”而过的人自动分开。 麻省理工学院称,“数字水亭”将在2008年西班牙萨拉戈萨世界博览会入口处亮相。 “数字水”似打印机 “如果想了解‘数字水’的概念,不妨想象一下喷墨式打印机,”麻省理工学院感应化城市实验室主任卡洛·拉蒂说。 “水墙”的水从数千个电磁阀,即喷嘴,喷洒而出。电磁阀沿一根水管悬挂在空中,排列紧密。在计算机控制下,电磁阀高频率地打开和闭合,飞速射出水滴,形成断断续续的水幕;水滴与空气构成水幕上“像素”,相当于普通显示屏上的染色点;整个水幕便成为不断向下滚动的显示屏。 “水亭”全部墙壁以及垂直隔断均由“数字水”建成。房顶由巨大的、可以上下活动的活塞构成,上面薄薄地覆盖着一层水。如果遇到大风天气,房顶就会降低。“水亭”关门时,房顶就会降至地面,整个建筑也随之消失。 “交互性”开创先河 “传统观念认为,在重力作用下,水是建筑和城市空间中最动态的元素,”麻省理工学院设计实验室主任威廉·J·米切尔说。 米切尔说:“一直以来,建筑师通过渠道、管线、管嘴、阀门等控制水流的形状和走向。到了工业时代,人们利用水泵(在建筑景观中)引入更多水元素,比如说喷泉。” “现在是数字电子时代,”米切尔说,“在传感器技术、嵌入式智能、网络、控制软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的混合作用下,让水符合城市规模、可精确操控、具有高度交互性成为可能。” “水亭”的立面,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显示屏,不仅可以显示图像和文字,还具有交互性。“向‘水墙’扔一个球,”米切尔说,“(‘水墙’上)就会有一个空心圆圈落下,球穿圈而过,时间、位置完全吻合。” 米切尔补充说:“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触摸‘水墙’的任何一处,都能使激起的水纹在它上面水平传递。” “水墙”可借助传感器察觉是否有人靠近自己。米切尔说,“水墙”可以自动打开,让人从任何一处进入,“这颠覆了建筑学的基本概念,即必须在固定的位置有一个门作为通道”。 “新媒介”潜质凸显 据麻省理工学院介绍,“水亭”凸显“数字水”作为“新媒介”的潜质。尽管此前有过数字控制水滴降落的尝试,但“水亭”是“数字水”概念首次应用于建筑空间。 “有关数字建筑的梦想,无非是建成可回应要求、可改变结构的建筑,”拉蒂说,“想象一下可以根据需求和用途增加或缩小面积的空间。如果以混凝土、砖和砂浆为建材,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并非易事。但使用可隐可现的‘数字水’将使之成为可能。” 麻省理工学院称,由于给排水和电力的成本存在降低空间,循环水也相对充足、便宜,再加上“水亭”不必使用空调,此类“节约型”建筑可大范围推广。 即使其他建筑不采用“数字水”作为建材,拉蒂建议,未来建筑也应效仿“数字水亭”的理念,“完全控制每个建筑元素,不造成任何浪费”。 屋顶升至最高时,“数字水亭”长50米、宽10米、高5米。“水亭”内设有咖啡厅、展览厅和公共区域。整个“水亭”预计造价300万美元。 有媒体认为,“数字水亭”的建造理念与萨拉戈萨世博会“水与可持续发展”的主题相吻合。 卜晓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