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上海边界行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上海地产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察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聚焦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8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拍卖指南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广 告
 第B20版:广 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 · 数字家庭
 第B23版:e生活 · 数码
 第B24版:e生活 · 掌上天地
    
2007年7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华镇华西村村民经营生态家园之余不忘读书看报、拉拉唱唱
“袖珍”镇人柑桔园里话丰年

皇甫萍 朱全弟 龚媛媛

  ■ 华西村桔农加紧为生长中的柑桔树“输营养液”   种楠 摄

    绿华镇的农民卖柑桔很容易,因为“柑桔市场就在家门口”。绿华镇紧靠长江,过了长江就是大市场,那边淮安、盐城、如皋、张家港等地都是柑桔销售的旺地。通过一个简易的临时码头——崇海汽渡口,绿华镇的柑桔源源不断运往各地。

  在绿华镇华西村,记者印象最深的并不是家家户户的桔子树,而是十分干净的乡村街道。普通的乡间马路,两旁不经意地由果树和其他树种组成混合绿带;一条小河沿着绿带蜿蜒着,村民们日常取水的河岸也不着痕迹地铺成了整洁的石子小路。难怪人说,种果树的村子,最讲究生态环境。绿华没有高山流水,却拥有湖光绿景、十里长堤、万亩桔园。

  绿色家园人均收入高

  绿华镇是上海最小的镇,也是崇明最年轻的镇。全镇在籍人口至今不到1万人,自1971年被围垦出来,到现在才三十几岁。但这个“袖珍”镇却是崇明县人均收入最高的镇。

  华西村是柑桔村,人少地多,6526亩耕地绝大部分种了柑桔。华西村的农民因此致富,去年平均收入8724元(保守估计)。有些农家年收入为30多万元。绿色家园富了,村子就有了发展的实力:目前全村白色水泥道路、有线电视传输网络、自来水网改造,率先在全镇实现了三个“通”;全村的沟河、道路、农家庭院呈现出三个“净”。

  柑桔市场就在家门口

  此次采访未赶上柑桔成熟的季节,但一路参观,一路感受,看树上挂满密密麻麻的小桔子,听农民们盼望今年柑桔丰收的愿景。华西村的卞书记介绍说,等到深秋时节,收购柑桔的车辆就会来回穿梭于绿华镇,把一车车黄澄澄的柑桔销往全国各地。绿华镇的农民卖柑桔很容易,因为“柑桔市场就在家门口”。

  在华西村,家家户户都有运桔车,因为靠近码头,运费便宜,又方便。柑桔采摘旺季时,每天都有近200辆运桔车往返村子和码头间。想偷懒的农户呢,可静等收购柑桔的人上门。

  生态环境与文明相融

  光有瓜果飘香、绿浪翻滚的生态果园还不够,生态要与文明相融。华西村党支部把提高村民生态意识和文明道德作为提升“生态华西”创建水平的一项重要工作,组织观看形象的生态文艺演出,在宣传栏里展示一个个生态专题。新建的占地 3000 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集医疗、健身、休闲娱乐、购物服务功能于一体。村民们说:“如今买东西不出村,农闲时节再也不枯燥乏味了,到社区服务中心读书看报、下棋打牌、拉拉唱唱,日脚过得有滋有味。”

  本报记者 皇甫萍  朱全弟

  实习生 龚媛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