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CBS晚间新闻”栏目主持怒打编辑成媒体焦点 金牌主播库里克“打”出新闻 刘莉莉 |
|
美国金牌女主播凯蒂·库里克最近又成媒体焦点。不过,库里克此次“夺人眼球”不是风光事,而是由于曝出怒打编辑的丑闻。更糟糕的是,库里克的事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从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跳槽到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以来,她主播的“CBS晚间新闻”栏目惨遭收视率“滑铁卢”。 打人丑闻 据美国《纽约杂志》7月9日报道,库里克今年6月因为一个单词,竟对“CBS晚间新闻”编辑杰里·西普里阿诺大打出手。库里克不断掌掴西普里阿诺的手臂,因为他在准备一篇有关肺结核的报道时,在新闻稿中加入了“痰”这个单词,却没有告知她。她之前曾告诉过西普里阿诺,不要把“痰”这个词加入到新闻稿中。 对此,库里克的新闻发言人马修·希尔奇克矢口否认:“在凯蒂相当长的职业生涯中,她从未在办公室里与任何人有过肢体冲突。” 然而,库里克对《纽约杂志》记者乔·哈根承认:“可以说我打了他,他让我发飙。我说‘你不能这么对我,用那样的单词应当事先通知我’。” 而库里克之所以对一个单词小题大做,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记者让娜·穆斯所说,是因为库里克在排练时并没有念到“痰”这个词,在直播时由于没有准备而把它念错,才恼羞成怒。库里克说,尽管自己很气愤,但与西普里阿诺关系“良好”。 事业危机 让库里克疲于应对的不仅是打人丑闻,还有“CBS晚间新闻”惨淡的收视率。 库里克跳槽CBS之初,就有不少人质疑她主播硬新闻的经验和公信力,认为她难以与丹·拉瑟、沃尔特·克郎凯特等老牌主播相提并论。 2006年9月5日是库里克在“CBS晚间新闻”的处女秀。改版后的“CBS晚间新闻”首次在电视、广播和网络上同步直播,当晚创下1360万收视率,成为1998年2月以来最高收视纪录,远远超过竞争对手NBC和美国广播公司(ABC)的同类节目。 然而好景不长,到了第二周,“CBS晚间新闻”的收视率就呈下滑趋势,缩小了与第二名之间的距离。到10月6日,“CBS晚间新闻”已接连两周排到第3位,落后ABC的收视率。从此以后,“CBS晚间新闻”一直没能改变收视率持续下跌的状况。2007年5月,收视率下降到20年以来的最低点。 话题不断 “掌掴事件”之前,库里克就是备受媒体和公众争议的人物。他们指责库里克将娱乐和新闻“混为一谈”,例如,她穿短裙主持“今日”节目。 2006年7月20日,NBC娱乐节目《走进好莱坞》报道说,库里克不会模仿前任主播赴中东采访。节目引用库里克的原话:“我觉得那里(中东)的局势很危险。作为两个孩子的单身母亲,我不会冒这个险。” 节目播出后,《走进好莱坞》更正了说法,因为那句话引自库里克去年5月对CBS一记者在伊拉克受伤一事发表的评论,那时她还在主持“今日”。 2007年3月,库里克在CBS“新闻60分”节目中采访正在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的约翰·爱德华兹和妻子伊丽莎白·爱德华兹。访谈中,库里克抛出一串有关爱德华兹为什么坚持大选的诘问,被批评者指责为“越界”。不少网民在CBS的网站上留言说,库里克没有权利提这些问题。 2007年4月,库里克在CBS网站上的专栏——“凯蒂·库里克笔记本”再掀波澜。专栏中一篇有关图书馆使用率下降的文章引来争议。不少网友认为,这篇文章与《华尔街日报》撰稿人杰弗里·扎斯洛的一篇名为《图书馆还是你经常去的地方吗?》的文章极为相似。 在争论中,人们得知,“凯蒂·库里克笔记本”中大部分文章并非库里克本人所作。后来,CBS承认,这篇文章确实是抄袭扎斯洛的作品,但库里克对此并不知情。目前,抄袭文章的“写手”已遭解雇,文章也已被删掉。 后悔跳槽 “CBS晚间新闻”落入收视低谷,库里克再度成为“话题女王”。 《纽约杂志》刊文说,面对惨淡的收视率,库里克开始后悔跳槽到CBS,并承认自己犯了一些错误,例如不应该在短时间内对节目做出太多改变。然而,文章强调,库里克至今仍认为自己的许多想法是对的,她有责任帮助“CBS晚间新闻”取得成功。文章还说,库里克的同事似乎对她心存芥蒂,经常在媒体面前说她的“坏话”,这让她备感挫折。 抗癌斗士 1989年,库里克与一位名叫杰伊·莫纳汗的律师结婚。婚后夫妇俩育有两个女儿,埃莉诺和卡罗琳。 不幸的是,莫纳汗1998年死于结肠癌,年仅42岁。如今,库里克是防治结肠癌的出色代言人。 2000年3月,她接受了结肠镜检查,并全程直播检查过程。在她的鼓励下,全美接受结肠镜检查的人数有所增加。 2005年10月7日,库里克在“今日”节目上公布了自己的乳腺X射线照片,希望此举能够像直播结肠镜检查一样,在防治乳腺癌领域引起“库里克效应”。当年10月正是美国“全国乳腺癌防治月”。 除此之外,库里克热衷参与各种癌症防治组织,例如由国家冰上曲棍球联盟发起的“冰球向癌症宣战”活动。 刘莉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