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新行情已启动了吗? 许超声 |
|
没有经过太多的犹豫,前天,沪深股市“携手”迈过前期高点4335.96点和14576点,分别上摸新高4371.51点和14703.17点。前一段时间被下跌弄得惊魂未定的一些投资者逐渐缓过劲来…… 1、此轮行情表现更“和谐” 从目前情况来看,股市本轮创新高,无论从天时、地利还是人和方面看,均与上两次有明显的区别。 上证指数自前年9月份以来,连续一年多走出了大幅飚升行情。股指从千点起步,一路翻山越岭,将红旗插上了4200点高地。然而今年5月份以来,4300点高地是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了两次。 ——5月29日,上证指数当日大涨62.81点,第一次站上了4300点,并且当日沪市成交达到2510亿元的天量水平。从当时市场的情形看,题材股横行,绩差股也鸡犬升天,行情可谓人声鼎沸。 ——6月20日,上证指数第二次冲击4300点,盘中一度上攻到4312点。但由于刚刚经受“5·30”大跌,市场人气依然低迷,许多投资者惊魂未定,因此冲击4300点反而成为不少套牢盘出局的机会。 而此次大盘冲击新高,在天时、地利、人和更为“和谐”。天时,即政策面有转暖的趋势,其间出台的有关国有股减持新规消除了市场的最大疑虑,同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的调整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内,即利空出尽;地利,就是一大批股票经过惨烈的下跌后,本身就积累了较大的反弹动能;人和,就是板块的有序轮动,从金融地产的反复表现,到钢铁板块、汽车板块的整体走强,再到煤、电板块、次新股、券商股的强劲表现,板块有序轮动成为推动股指上行的重要驱动力。 因此,市场人士分析认为,此次行情创新高不显山不露水,恰恰可能使行情能够得以延续。毕竟,一轮牛市如跑马拉松,不能以跑百米的速度来进行。 2、推动行情上攻两大功臣 那么,谁是推动本轮行情的功臣?毫无疑问,银行股、地产股的全面爆发走强,成为最重要的做多动能。大智慧金融指数显示,7月份以来,指数涨幅高达32.12%,而地产指数同样也高达33.55%。作为沪深股市的两大权重板块,其大幅上涨,为股指的上扬提供了坚实基础。 那么,为何这两大板块会如此强劲?银行股近期一直领涨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宏观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近年来,我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为银行业的高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消费升级成为拉动银行业增长的新动力,而人民币的大幅升值则是最直接的驱动力。据预测,未来三年我国股份制银行将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国有银行将保持2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目前银行股2008年平均PB为3.7倍、PE为22.5倍,结合高成长性、税收减免、混业经营趋势以及人民币升值等诸多正面因素考察,银行股的整体估值仍偏低,中长线投资价值巨大! 而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尽管此起彼伏,但近期全国各大中城市房价又展开了新一轮的飙升。近日人民币升值的迭创新高,更使房地产股的上涨火上加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5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6.4%,创下18个月来的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业绩增长也就水到渠成。而从政策调控的导向来看,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持续调控,其目的并不是打压房地产行业,而是促使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地发展,对于行业长期投资价值反而是十分有利;同时,人民币长期升值的趋势不变,又对房地产板块的中长期走牛形成强大支持。 正因为此,两大权重板块才走出了如此强劲的上扬走势,并引领大盘创出历史新高。 3、牛市行情将向纵深发展 大盘创出新高之后,投资者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大盘后市会怎样?不少市场人士显然对下半年行情持乐观态度,认为本轮牛市将向纵深发展。 首先,政策面的悄然转暖是本次市场走强的契机。进入2007年以来,市场对政策的敏感度较以前大为增加。实际上,交易印花税率调整、发行特别国债、加息、调整利息税等来自政策面的不确定预期,确实对六七月份的股市表现起到了显著的抑制作用。但是,当一只只利空“靴子”纷纷落地后,政策面目前已经进入一个真空期。也就是说,前期制约市场的最大压力已经消失了。 其次,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期良好。统计显示,截至7月25日,已披露中报的84家可比公司中,净利润同比增长了86.7%,每股收益同比增长54.3%。作为股市的基石,上市公司业绩预期良好,必将为股市继续走强奠定基础。同时,人民币持续升值预期强烈,而大量事实证明,本币持续升值一般都为股市带来了大幅向上空间。 更为关键的是,现在的4300点和5月30日时的4300点有很大区别。虽然点位是一样的,但股价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股票仍处在很低的位置,股价也就是3000多点的水平。也就是说,金融、地产为代表的权重股不少已创出新高,并带动指数的上涨,而大多数个股并没有跟上大盘的涨幅。 从行业指数的表现来看,5月30日至今,传播、木材、电子3个行业仍有20%以上的跌幅,水电、纺织、石化、医药、建筑、运输、农林、公用、造纸等共12个行业有10%以上的跌幅。因此,市场经历了两波暴跌之后再上4300点时所面临的压力,比“5·30”暴跌之前的4300点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本轮上涨较为扎实。 4、后续资金应该“跟得上” 中国股市一直以来是资金推动型股市。说牛市将向纵深发展,那么,资金能否跟得上? 相关汇总发现,后续机构投资者可能会形成部分增量资金。乐观估计,下半年假设预期增量部分全部可以实现,并投资于A股市场,合计约为5000亿元。其来源分配大约如下:保险资金增量587亿元,基金发行受市场影响维持在2800亿元左右,证券公司加大投资接近1700亿元。 截至2006年底,保险资金投资股票929.24亿元,十分接近原有规定5%的上限。今年上半年大盘累计涨幅为48.80%,假设保险资金保持去年年底的持仓额度不变,经过估算则已经增值至1382.71亿元,占2006年年末总资产比例已经升至7.02%。如果新提高的10%的比例减去估算的已持仓市值所占7.02%的比例,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市值的新增部分则是2006年年底总资产的2.98%,约为587亿元。 从今年上半年新发行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发行的情况看,1月份为274.75亿份,2月份为96.59亿份,3月份为858.96亿份,4月份为693.00亿份,5月份为354.80亿份,6月份为566.77亿份,合计为2845亿份。下半年能否保持这一水平呢?假设股市持续走好,预计也将维持上半年2800亿份左右的水平。 证券公司首次评价与分类工作日前已启动,意味着国内券商将迈入分类监管时代。从目前看,A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高,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强,在新业务、新产品方面具有较强的风险控制能力;B类公司风险管理能力较好地覆盖其现有业务规模,应对市场变化能力较强。因此,这两类证券公司可能会在自营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上加大对二级市场的投资,额度估计在1700亿元。 本报记者 许超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