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百位共和国将军书法特刊
 第B15版:百位共和国将军书法特刊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人借晚报名义搞市场调研
本报声明没有开展此类活动
孙云


    本报讯 (记者 孙云)昨天,有读者向本报反映,一家企业假借本报名义,擅自拨打他的电话做保险产品市场调研,他觉得其中有诈没有理睬,并当即向本报反映。记者核实到,这家企业与本报完全没有关系,本报也没有开展此类活动,希望市民不要上当受骗。

  这位读者昨天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来电,称新民晚报与他们公司合作,正在做一项保险产品调研活动,以便为市民提供“更合适的保险产品”,希望得到他的配合。“我没在晚报登记过个人信息?”他估计碰到了“阿诈里”,便故意套对方的话,果然没说了几句,来电者便有些乱了阵脚。

  接到读者反映后,记者拨打了通过来电显示获悉的电话号码——37992555。第一次,电话接通后传来录音答复:“正在转接座席,请稍候”,一段音乐后,提示“工号6025”,紧接着又是一段音乐,而后传来了一句“该号码已停机”。之后,记者多次拨打,电话录音答复都是:“您拨的号码暂时无人接听。”

  据查,这部电话的登记者是位于金山的上海索谷公司,今年2月开始有资费纪录,每月电话费都达上万元。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