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人家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6版:证券·服务指南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纸上展厅
 第B14版:百位共和国将军书法特刊
 第B15版:百位共和国将军书法特刊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7月2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易中天想到黎东方

李菁 葛圣洁


  时下,讲史之风盛行,易中天、阎崇年、纪连海、毛佩琦等“讲史人”红遍大江南北。然而,一些流行的讲史文本也存在不少疏失和“硬伤”,昨天在上海人民出版社举办的一个研讨会上,沪上学者谈起昔日“讲史人”黎东方,颇有感慨。

  易中天并不是第一个讲历史的“说书人”,早在60年前,重庆街头就有人讲述三国故事,持续10天,盛况不衰,他就是黎东方。作为中国卖票讲史第一人,黎东方的讲史方式生动幽默、贴近听众,十分吸引人,而他最大的特点在于据实说来,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史实。

  与“黎东方讲史”系列一对比,当前热门的几种讲史文本就显出了不足,如易中天的《品三国》,在史实、人物关系、官制、地理沿革等方面都存在一定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总编辑李伟国坦言:曾听说《清算<品三国>》一书,当时觉得书名起得太过分,读完后却发现内容还是实事求是的。历史学家沈渭滨则说:易中天是先设结论——“曹操是可爱的奸雄”,然后再找论据。尽管自己钦佩他的文笔和思路,但不赞成他的研究方法。  李菁  葛圣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