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新人未上岗先得病 专家:大学生生活无规律缺乏锻炼是成因 马丹 |
又一批大学毕业生近日纷纷踏上工作岗位。可在接受新单位体检时,一些刚就职的新人就被查出有不少健康问题:颈椎病、胆结石……专家指出,大学期间生活不规律和缺乏锻炼,是职场新人患上这些疾病的两大“罪魁祸首”。 生活习惯差惹病上身 小朱毕业于本市一所大学的英语系,前不久刚和一家英文杂志社签订了工作协议。可进入单位前的体检结果却让她大吃一惊:她患了胆结石。经询问医生,她才意识到都是大学期间贪睡懒觉,经常不吃早饭惹的祸。 和小朱相比,小林就更惨了。由于工作实习时太劳累,最近他出现尿血,差点患上肾炎,只得回家先修养一段时间。“其实,高中时体质没那么差。”小林后悔地告诉记者,大学时他常常通宵打游戏,白天上课,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渐渐地身体素质就差了。 大学体育课能逃则逃 全国高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公体组组长、上海交通大学体育系主任孙麒麟教授告诉记者,近年来,不爱运动、生活不规律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去年的《上海市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仅有46.1%的20-24岁的青年每周至少参加一次体育锻炼。不仅各种疾病“缠”上大学生,肥胖也是大问题,2005年上海7到22岁学生总体肥胖率为11.5%,比2000年增加了1.4个百分点。 孙麒麟介绍,现在大学里,大一和大二的体育课为必修课,每个学生每周都要上2个学时90分钟的体育课,还有达标要求,但到了大三和大四,体育变成选修课,没有硬性规定,“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看到体育课就头疼,能逃则逃,能不选就不选。到了大三大四,运动量更是大大减少。” “现在就业压力大,不少学生大学二三年级就忙着实习、打工。加上大学生课余时间泡在网上的不在少数,熬夜、睡懒觉、饮食不规律,这些都导致了大学生没法有规律、系统地参加体育锻炼。” 本报记者 马丹 评论 07072910502 |